授课主题:《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
授课时间:2022.03.07 第三节
授课地点:2019级高三一班
基本概况:第一次被全程夸赞的公开课,被夸得都有些惶恐了,静心反思后明白,主要是因为这节课并不是一节常规的课程,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领导、前辈、同行们一致叫好,其实是一种善良、一种保护。
- 版权问题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一线教师几乎每天都在和各色各样的教学资源打交道,在原创、搬运、引用、二次创作、讲授、传播等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以及规避侵犯他人版权,这是避不开的问题。
回想近几年的相关经历,从一个“拿来主义者”到一个尝试原创的“创变者”,虽有过白嫖教学资源,但也从不吝啬为优质教学资源付费,虽对知识抱有充分的尊重,但也曾一时疏忽冒犯到其他优秀的创作者。林林总总,每一次经历都在潜移默化塑造我对此的价值观,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20年初,疫情爆发后,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期间,依据一篇微信爆款推文改编了一节独特的“疫情下的地理”公开课,课堂效果很好,而且得益于在封面及简介均明确标注了出处和原作者,课堂录像上传网络后有幸被原作者看到并且原作者本人也给予了认可和支持。21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指导阶段利用网络搜集来的课件开展了一节《综合题答题策略》考前指导课,在没有摸清楚资源来源及版权归属的情况下将课堂录像上传网络,这一疏忽直接导致不久后就被找上门来,所幸,在解释清楚状况后取得了原作者等人的谅解,更幸运的是也因祸得福结识了两位非常优秀的同行。这两次的经历,就很奇妙。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待此类问题的态度,其实也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私以为:【尊重】和【包容】应是基本态度——尊重知识,也要尊重知识创作者的付出;包容知识的多元化,也包容知识传播者的合理二创。不搞垄断,不吝啬于为优质知识付费,不掩耳盗铃进行洗稿,这大概就是目前我个人对此的态度了。
- 山东卷 VS 全国卷
山东卷在图文材料的组织上目前还没有达到全国卷的极简水平,这导致在解题过程中用到更多的是“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而“挖掘隐性信息”的能力体现不是很明显。
- 课堂节奏
课型不同,教学环节和课堂节奏就不同。像本节公开课这样的基于高考研究的复习备考指导课,不必拘泥于常规课型的课堂节奏。
- 高考题研究方向
能否基于本节课的思考逻辑,继续深入研究高考真题,通过反演、逆推等方式探究高考题的生成逻辑(材料的生成、设问的生成、答案的生成),进而挖掘命题规律,指导复习备考?
- 高三后期的课怎么上?
高三后期备考时间紧压力大,每一堂课对学生来说都很宝贵,所以要高效、要有用。
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转变思想理念,基于对高考的研究开展教学,积极主动与高考接轨,以高考为指向设计课堂组织教学,以能力素养立意为核心,不执着于无穷无尽的知识,利用高考真题作为教学素材,而不是局限于某本教辅,课堂效果评价的依据应为“是否有助于学生备考”。
- 高三后期怎么刷题?
支持“刷题”,但坚决反对“题海战术”,无脑刷再多的题,高考考场也不可能遇到做过的旧题。考生在考场上想游刃有余是需要“动脑子”,而不是“搬砖”,考生必须具备“就题论题”、“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坦然面对高考。所以,在备考阶段,应当采取“精炼 反思 刻意练习”的策略进行有效、高效“刷题”,并且在习题讲评中要格外强调“泛化的、笼统的、理想化的模板解决不了细化的、具体的、不良结构化的问题”,培养学生“在陌生情境中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
成长,是有代价的,是悄然无声的
以前,被认可、被夸赞就会沾沾自喜、会得意忘形、会锋芒毕露
现在,被认可、被当众夸会诚惶诚恐、想晦迹韬光、想人畜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