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收获与反思怎么写,地理课堂反思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2:42:44

1.做好课堂笔记

地理课上务必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转,随时动手在纸上画,或者用空间思维去想象。高中地理学习以天体和地球运动开始,这一章对部分同学来说是难以快速吸收的,上课就需要紧跟老师思路,模仿老师解题的思考角度。之后的人文地理可能会觉得难度下降,但上课时也千万不能放松,人文地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结构性,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紧密,不能大意疏漏掉任何一环。地理课的课堂笔记也很重要,特别是区域地理,上课可能会有大量笔记,来不及记录时可先记下大概,如上“日本”一课,可只列出经纬度、气候、地形、水能,交通等要素,等待课后填写。有时板书上没有,但教师一语带过的一些知识点也应记下,而且有很大的作用。有时是启发将一个区域与另一个相似的区域对比,有时是隐性知识,如印度耕地与美国耕地在世界上的排序关系等。

学好地理当然要善于动脑,课前最好给自己列一些思考方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带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2.理解记忆课本

地理课本不像历史课本,需要反复看上七八次。地理课本更不像政治课本,可以捧起来大声快读直到背熟为止。对于地理课本应该重在理解。对高中地理第一册自然地理,应重点掌握各种地理现象的原理;对第二册人文地理,则重在分析应用,按农业、工业等大的板块逐步消化,最后再综合练习;对于第三册给出的各个区域的整治等,就已经进入运用环节,可以记忆每个区域的具体案例,如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迁移至东北的改造、将田纳西的小流域治理与我国水电发展对比等。

至于城市空间分布等一学生园地乡规划》重在弄清楚句、乡村聚落的空间.需要多次练习画出知识结构图的能力;《环境保护》基本不用花太大力气,只需要过一次就差不多了;浙江自选模块的《旅游地理》的重点是旅游景观的地点、成因以及世界各种类型遗产的类别和特征,所以重在记忆;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重点则是我国的几种多发灾害以及灾害分布的图片。需注意的是,应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近年的高考越来越依赖图表传递信息,试题中的表格很可能脱胎于课本中某一节的表格。

3.灵活运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命脉,这一点毋庸置疑。首先应从硬件配置入手,购买几本合适的地图册,笔者共配备了三本两大一小的图册,一本是哈尔滨第三中学编写的大图册,地图清晰,便于直接看图联想;一本是北斗系列的《中学地理图文详解》,地图旁边带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便于预习和补充知识;小图册供节约时间,适时记忆之用。在平时的闲暇时间里,可以随时拿地图册翻一翻,不必刻意去记某个地方,只需在课后、课间的时候,都去翻一翻地图,如看新闻时提到某个国家,就会翻一翻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这样对这些国家的轮廓都有一点印象。可在自己常住的地方挂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世界地图,平时有意识地去看看,长期训练可以使脑海里形成完整的地理空间概念。再面对这方面的题目时,就可迅速想起这个地方,找到切入点。

地图题目在考试中不仅出现频率高,并且形式多样。有的地图侧重考察分析能力,根据图上的信息寻找答案;有的地图是一个背景,围绕该区域可以组成一系列问题;有的地图故布疑阵,设置重重陷阱迷惑考生;有的地图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让人绞尽脑汁寻找真实面目。要想做好这些形式多样的地图题,只有多看地图,每天保证几十分钟的看图时间,边看边想边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一图而温习全书。

4.重视练习和考试

发现地理知识漏洞的最好办法就是做题。但不要被题海淹没,应及时总结每一道错题。地理试题越来越活,每一道试题都是新面孑L,尤其是高考,出题的角度和方式常常别具一格。有的同学搞题海战术,几乎将所有的地理参考书全部做一遍,反而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只做不想,会的永远只是这一题。做地理题切忌就题论题,应多联系,寻找异同,熟练以后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和角度自己出题,对考试时分析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