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书影)
本义之外,也指呕吐声。《广韵.屋韵》:“嗀,欧声。”
另外,需要注意,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归在“殳”部,检字时留意。
嗀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嗀字的小篆写法)
4、咼。1986年简化为“呙”。这个字虽相对生僻,但读音却有七个(除去辩误仍有六个):
(一)kuā。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读音来源是《说文》的“苦媧切”释做“口戾不正也。”。但同样的意义条目下,《汉语大字典》给的读音并无此音,而是标为wāi,我们依《汉语大字典》读音为准,以wāi为准。
《说文解字》给“咼”字的解释是:“咼,口戾不正也。”形声字。本义是歪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通俗文》:‘斜戾曰咼’”唐元稹有诗《痁闻幕中征乐》:“奔北翻成勇,司南却是咼。”再比如《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唇不下垂,亦不蹇缩,不粗涩,不疮疹,亦不缺坏,亦不咼斜。”用的都是歪斜的意思。
(二)hé。同“和”。《正字通.口部》:“咼,《转注古音.歌韵》有‘咼’,《淮南子》‘咼氏璧’,即卞和之和。”《淮南子.说山》原文是:“咼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高诱注称:“咼,古和字。”和氏之璧、夏后氏的玉璜,恭恭敬敬献给人家,人家会非常高兴。
(卞和献玉)
(三)wǒ。用于词汇“咼堕”同“倭堕”。指斜垂。咼堕髻,是古代妇女一种斜垂的发式。比如白居易《寄微之》:“何处琵琶弦低语?谁家咼堕髻如云。”
(咼堕髻)
(四)wō。古国名。宋陶縠《清异录.蔬》:“咼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因名千金菜,今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