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假肢的对线
假肢穿在我们身上,跟正常肢体一样,除了要支撑体重,还有各种力会作用到我们的假肢上,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步行需求,减少患者穿戴过程中的不适感和患者穿戴假肢后的步态,需要对假肢进行对线,整个假肢的对线过程分为三步:
- 第一步为工作台对线,咱们知道现在的假肢是接受腔、关节、脚板通过连接件腿管等组合装配的,根据这个假肢的具体性能跟患者的资料在这个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对线称之为工作台对线。
- 第二步称之为静态对线,需要给患者穿上假肢试样,在静止站立状态下,对经过工作台装配和对线的假肢进行精细调整的过程。这一步是为了让假肢更好地配合患者本身的肢体及全身情况,在工作台对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检查调整,比如检查承重是否合理;检查患者在穿戴假肢时能否保持平衡;患者在穿上鞋之后,假肢的高度,假脚的角度是否合理等。
- 第三步叫做动态对线,是指患者在穿戴假肢行走后,根据患者的步态,患者残肢有无疼痛,悬吊是否合适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线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其中涉及到一些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知识,年轻的技师需要不断摸索掌握技巧才能迅速了解患者异常步态的原因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对患者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说十分重要。
第三,穿戴假肢后的康复训练
假肢的功能能否发挥到最大的水平,除了没穿戴之前的一些前期工作以外,康复训练的好坏是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使用习惯和步态的。截肢患者初期穿戴假肢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是不能直接进行步态训练的,他需要进行一个为期2-3天的站立负重训练,需要让残肢慢慢适应负重的感觉,促进残肢进一步的定型。
穿戴假肢进行走路对患者体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对下肢截肢的患者来说,截肢平面越高,患者穿戴假肢走路时消耗的能量就越高。所以康复训练不仅仅是要训练残肢、假肢的使用技巧用法,更不能忽略对健侧肢体以及核心肌力的训练。在完成站立负重训练后一般会进行一些平衡性的训练,锻炼患者的平衡能力、重心的转移能力,跌倒后爬起的能力等等。之后还会进行平衡杠内步行训练,拄拐的步行训练,以及如何上下楼梯、如何上下坡道等,有需求的患者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环境的步态训练等。直到能自己独立行走。
一款最适合自己的假肢在做好能发挥假肢功能的最重要的三点以后,你一定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文章内容摘自*Blatchford布莱齐福德假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