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大琴
记得刚学会开车,每次上高速,关于变道,我都特别紧张。
因为在高速行驶的路上,一点点的差异,就会让车子驶向不同的轨道。
同类似的还有高空运行的飞机,只要飞行员把角度稍微调整一点点,可能就会不同的目的地。
而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微小的习惯,也有这样充满魔力的“神奇力量”。
《掌控习惯》这本书,就详细的讲解了微习惯是如何一步一步控制着我们的人生。
书中说,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
如果你每天进步1%,那么到了年终,你将有37倍的巨大进步。
如果你每天退后0.1%,你现有的任何成就,都可能几乎变为0.
既然习惯这么重要,应该如何科学去培养呢?作者给了4点建议。
////////
01让它显而易见
行为转变第一点:首先是让它显而易见,反之就是让它脱离视线。
如果想要早起跑步,那就把运动服放在起床后最容易看到的位置。
如果想要睡前阅读,那就把书本放在床头显眼的位置。
如果想要早点睡觉,那就把手机不要带进房间。
如果想要停止刷视频,那就把这类APP直接给卸载。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个人的意志力,却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环境的重要性。
书中说“环境是塑造人类行为的无形之手。尽管我们有独特的个性,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行为往往会反复出现。”
鲁迅先生早年有一次迟到,被师傅批评了,后面在书桌上面刻了一个早字。
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自此,再也,没有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
////////
02让它有吸引力
行为转变第二点:让它具有吸引力
作者在书中举了多巴胺驱动反馈回路的案例,说明习惯其实就是一种在多巴胺驱动下的反馈回路。
我们生活中每一种行为习惯,其实都或多或少都会跟分泌的多巴胺有密切关系。
每次出现这个提示信息,体内多巴胺分泌激增,都会激发人们产生行动的源动力。
比如一到周五,大家自然会想到周末和家人外出度假的快乐时光,赶紧忙完手上工作。
一听到过年,孩子自然会期待新衣服和各种放烟花的幸福时刻,就会在年前写完作业。
如果我们想要养成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本身又很普通,没有任何吸引力。
比如说单纯只是“健身”,没有期望健身后的博主体态作为参考吸引。
那就难以调起多巴胺,更难以去行动了。
////////
03让它简便易行
行为转变第三条:让它简便易行,反之难以实施。
脑科学的设计就是尽可能保留一切体力,多做下意识的行为。
如果我们定好flag,明天开始每天跑步5公里,每天写1000字。
我想很多人今天晚上就会开始放弃。
对于一个不怎么跑步的人,5公里其实是有一些难度的。
而对于一个怎么写字输出的人,1000字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不妨从简单开始,简单到几乎不可能失败。
比如跑步500米,比如写50个字,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而且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
让这个习惯简单易行,是开始一个习惯的最佳起点。
////////
04让它令人愉悦
行为转变最后一点:让它愉悦
作者在书中举例了舒肤佳的案例。
在卡拉奇市场调研中,卢比和他的团队意识到,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洗手的简单习惯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是不重视洗手,或者敷衍了事。
后来,卢比团队和舒肤佳合作,提供一款带有香味的肥皂,让洗手的过程变得愉悦。
一般来说,一旦人们做某件事情有愉悦的体验,才会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说前面三条是增加这个习惯发生的概率,那么第4条,就是增加这个习惯发生的次数。
只有这个行为不断的重复发生,才算真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习惯循环闭环。
////////
写在最后: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习惯的种子,看似单一又微小。
但是一旦不断重复,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甚至枝繁叶茂。
正是这些微小的差异,在让我们在前进1%和后退1%之间做出选择,带领我们走向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