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姓曹的女生历史名人,世界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16:15:11

现代教师工作因具有稳定体面、假期充裕的特点,受到众多女生和女生家长的热捧,整个社会对女多男少的教师队伍也习以为常。然而,在群体性涌入教师队伍之前,女子曾经走过一段长达几千年的曲折之路。

在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子不论门户高低,都困于家中的一方小小天地,以相夫教子、料理家事为己任,读书识字者寥寥。一些大家闺秀纵有读书识字的特权,但囿于传统礼教,连家门都难以跨出一步,遑论抛头露面担纲教职。

好在岁月漫漫,终有例外,千百年前仍有少数女子在青史上以“女先生”的身份留下了姓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先生,因夫家姓曹,被时人称为“曹大家”(“家”字音同姑)。她的本名,叫作班昭。

一、续写汉书,完稿之功万世传

有什么姓曹的女生历史名人,世界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1)

班昭出身学者世家,自幼博览群书,才名远扬。班昭之父班彪曾撰写《史记后传》60余篇,长兄班固与次兄班超在此基础上修撰《汉书》,后来班超投笔从戎,班固书未成而冤死狱中,留下了最难的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眼看《汉书》面临无法收尾的危险,班昭奉旨入宫,施展平生所学将散篇杂章整理成书,并为《汉书》补写八表,完成天文志。

在没有搜索系统的古代,修史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史料浩如烟海,斑驳庞杂,若想从中抽丝剥茧,还原历史风貌,不但要精通百家学问,还要耐得住数十年如一日的寂寞。为了让凝结父兄心血的《汉书》完稿,班昭耗费了整整30年的心力。纵观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以学者身份参与修史的女子,有且仅有班昭一人。

纵观二十四史,无表竟达十五史。可见修史工作,以制表为难。班昭为《汉书》制表,足以见其胸有全局,功底深厚。举例来说,八表之一的《古今人表》中包括1587个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又分成了九等。班昭不仅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人物样本,还创造性地将人物以时代和品德为轴排列组合,进行横纵比较。撰写天文志更非易事,需要撰写人精通天文和算学,由此可见班昭学问之广博。在两千年前的东汉王朝,莫说纤弱女子,就是须眉男子中也罕有人才高至此。

二、才高绝伦,女子为师第一人

班昭之才震撼朝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让她为后宫女眷授课。班昭成为宫廷女教师,授课内容十分广泛,儒家经典、天文算学无所不包。皇后贵人都尊称班昭为“大家”。

有什么姓曹的女生历史名人,世界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2)

不过,作为史上第一位女教师,班昭在传播知识方面的贡献,远远不止为宫中女眷讲学。由于《汉书》中的不少内容晦涩难懂,许多饱学之士都拜倒在班昭的门下,听班昭在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中的精妙学问。在班昭的众多学生里,有一个人名叫马融。由于男女身份有别,班昭不便直面男性弟子,马融便跪伏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教诲。马融后来成为海内大儒,门下弟子高达千人,其中有一个弟子名叫卢植。卢植的门下有两个非常出名的高徒,一个是白马将军公孙瓒,另一个就是汉昭烈帝刘备。换句话说,班昭是公孙瓒和刘备的师祖。

班昭还曾兼任过宫眷的“师爷”。汉和帝的宫中有一位贵人名叫邓绥,她对班昭十分敬佩,二人逐渐超越师徒关系,成为忘年之交(班昭比邓绥大三十多岁)。邓绥15岁入宫,22岁击败皇后阴氏并取而代之,25岁因汉和帝驾崩而临朝称制,史称邓太后。邓绥成功上位,班昭的幕后作用不可小觑。邓绥执政后,班昭经常出入宫闱,为其出谋划策。邓绥对班昭心怀感激,将班昭之子曹成封侯。

三、晚年疑云,才女缘何扬女德

晚年的班昭做了一件事,让后世对她的评价毁誉参半。

她写了一本书,名叫《女诫》。《女诫》全书两千字左右,分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七篇。从篇名可知,这是一本宣扬女德的书。班昭自称《女诫》是为教导族中待嫁女儿之用,但由于班昭名气极大,文采甚佳,此书一出便引得世人争相传抄,后来更是被列为“女四书”之首,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行为规范传承千年。

有什么姓曹的女生历史名人,世界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3)

当时也有人对班昭的女德思想不以为然。首先提出反对的就是班昭的小姑子——班昭丈夫曹世叔的妹妹曹丰生。她曾著书反驳,文辞可观。可惜曹丰生的著作并未传世,班昭的《女诫》却流传甚广,成为后世女子的千年精神枷锁。故而民国才女何震曾痛斥班昭为“女子之大贼”。

以今人观点来看,班昭这一行为,实属不够厚道。班昭14岁出嫁,不到20岁守寡,只有一个儿子,不曾生育过女儿。在私生活方面,班昭一生恪守清规,操行谨慎,为人所称道。但是,班昭在功成名就之余却宣扬女子应当三从四德,以夫为天,是否可以将其视作残害同胞姐妹的男权帮凶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班昭著书是另有所指,暗喻邓绥女主当政多年,须及时抽身退步,以防汉家天下遭外戚专权。但个人认为,除开这一层隐喻,《女诫》还是班昭在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下,为族中女儿写的一本“职场生存手册”。

班昭的某些观点,其实是被后世曲解了。比如“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该句出自《礼记》,班昭乃是引用),被引申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比如“妇德不必明才绝异也”,被引申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班昭主要是希望女子在处于弱势的时代背景下,秉持谦恭淑慎的品性,以便赢得夫家的认可,获取在夫家的地位。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十分腐朽,但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夫家就是女子的职场,《女诫》一书类似于教导女子如何做个能讨领导欢心的职场新人。

至于《女诫》被后世奉为圭臬,那是班昭无法预知的事了。

四、结语

只要是列举中国古代才女的清单,班昭必定榜上有名。作为封建社会绝无仅有的女历史学家、古代第一位收徒课业的女教师、两汉四百年的第一女学者,班昭的才学广受后世赞扬。宋诗有云:“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有什么姓曹的女生历史名人,世界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4)

然而,班昭尚属幸运,因为她生对了年代,得以展现倾世才华,尽管这未必是她的本意。后世女子在宋明理学的压制下,受到的束缚越来越紧。温婉贞静被曲解为忍气吞声,贤良淑德被误会为逆来顺受,夫妇之间本应有的互敬互爱,也转化成了对女子的单方面要求。因时代所限,班昭或许不知,女子仅靠聪明能干、曲意迎合并不能赢来真正的地位,反而会被压迫的越来越深。身为史上第一才女,写就束缚女子的行为规范,班昭本人的声誉成了“三从四德”最好的代言。为此招致责备的班昭,并非全然冤枉。

毕竟,无论她本意如何,《女诫》都会被推上圣坛,做那把*人不见血的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