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记者柴静所撰的长篇自传集。记录了中国十年间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药家鑫事件等的记录,更有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柴静首次将十年央视经历、个人成长心路与中国大事件糅合在一起,传达了对人的“同情之理解”和对“众口一词”的质疑。讲诉了柴静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女记者和主持人的经历。 这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背景柴静写《看见》的动机,其实很简单也很自然。一是《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去世,陈是2008年引柴静入央视的“导师”;二是2009年柴静被突然调离《新闻调查》栏目。
这两次变动,都是超出柴静预期的,让柴静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
记得在谈到创作的过程时,柴静自己形容:非常困难,从内心决定写,到动笔完成,大概用了4年多时间,其中间暂停过数次,有时一停笔就是一年、半年。每当她觉得不能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就不动笔。静静等待心结的慢慢解开,等待记忆逐渐清晰,让时间来慢慢消化。
书中的故事,其实就是你我身边的事在这本书出来后迅速火了起来,但我没有去阅读它,担心是炒作。因为当时正反评论的声音都很高,还有说柴静关系很硬云云,我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看了眼柴静主持的节目,看到她的眼睛,那种被世间不公与苦难磨砺出的柔和坚定,就知道那些流言蜚语都不足取信。她是我心中的新闻人形象,不懈的追求真实与公正,也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看起来穷凶极恶的事或人背后都有可能有一段凄凉的故事,所谓的正义不见得就是真的正义。
看柴静的文字,不事浮华,字句质朴,慢慢地白描。等到有所触动,以为该结束了,她又转一个面向,用信息带入更深的层次。全书读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作者柴静本人,而是她所描写的身边的那些人。
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药家鑫的故事听过很多次,《看见》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初次听说药家鑫,心中想法:“怎么会如此残忍地*害同学呢?”读了《看见》后,才知道药家鑫的同学是怎样歧视他,甚至将小便尿到他的床上时,对他的只有同情和惋惜了。
《看见》中药家鑫的故事也使我们牢记:时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长以及家庭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误入歧途。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很遗憾。
同样《少年的你》则讲述了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少年情感复杂性与成人世界相结合,立足于真实,展现了不一样的青春世界。殊途同归,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结语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等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