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柴静遇到陈大会,这是一个采访快、准、狠的记者,他说的“嘉宾舒不舒服不重要,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揭示真相”这句话让柴静心里一动,开始向陈大会学习,以为厉害的记者就是要把人问到无地自容,结果就走偏了。
遇到一个两青年组队飞越长城,其中一个失去生命的新闻,柴静就采取这样采访方式采访活着的那名青年,录像结束后觉得没什么问题,后来就看到《南方周末》评论这期节目“电视台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
经过这件事后,柴静每期节目都会问妈妈和妹妹,自己设计问题多有改善。后来柴静碰到让自己心动的新闻选题都会想要多问两句,但好像总是语不点题。
2002年新疆地震,柴静去了现场,真正认识到新闻是要到现场感受的,而不是只在演播室报道报道。柴静形容“这场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面对在她肩头哭泣的老人,一对双胞胎姐妹两床放在地上的被子,还有要走一里路才能喝到的小坑里的水,她哑口无言。
在面对灾区的状况,作为一名记者,她由心发出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在采访新疆当地的村支书时,他满是灰的脸上的泪痕触动了柴静的心。明白了史努比当时对她说的生活不真实过分得体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陈虻说的对新闻的*是什么感受。
“在连线中起步,在调查中发展”是梁建增主任在柴静从“时空连线”离开到“新闻调查”工作时送给她的话。要做到关心新闻中的人,不是一件易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柴静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与新闻中的人相遇,尽可能地走进他们,感受喜怒哀乐才真实。“看见”不只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感受,看见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打破坚硬的固有认知。
柴静于1976年在山西临汾出生,学有所成后就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还担任湖南卫视“新青年”的主持人,后被陈虻挖到央视,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担任主持人与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