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知识分子,当年的派系之分,一是由于所跟导师不同,所读学校不同,二也跟支持他们的资金款项来源不同有关。
因为最初,吴文藻虽毕业于清华,但回国后,他是跟着冰心到了燕京大学的,燕大与清华有很大不同。
再加上吴文藻是属中英庚款基金会派往云南大学的,他背后支撑的,是美金和英磅。
当然,中英庚款董事会当时的董事长,是由国民党组织部长朱家骅兼任的。朱家骅与傅斯年关系过硬,傅斯年便采用釜底抽薪一招,致信朱家骅,痛陈吴文藻思想之荒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最终,吴文藻山头没立稳,丢盔卸甲败下阵来。
随后,吴文藻偕冰心弃昆明转重庆,另谋新职。他的“民族学会”也自然树倒猢狲散。
彼时的吴文藻,不如傅斯年那样深明民族大义,思想观念有所局限,这其中,也有冰心的影响。
也难怪傅斯年会在信中谈到林徽因时,把个不相*冰心拉了出来。其实,冰心她哪是真不相干呢?故事的铺垫,早已写下。
向来,学术界就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风平浪静,火药味一直充斥。决定一个人方向的,除了专业素养,更有学术背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