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和其他为了名和利才想上太空的候选人不同,叶妮娅争取这个机会,是因为她真的在乎病人的生命。
可这些细节,几乎都被“删减”无情地抹去了。
叶妮娅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男医生,使对方心甘情愿向宇航局推荐她。
竟被院线版“嫁接”成了男医生的慷慨相让。
女性主义,瞬间变成了“伪”女性主义。
所以结尾那句“有俄罗斯女人的地方就有引力”,听起来才会那么的尴尬。
Sir当然“理解”删减的原因。
在商言商,所谓电影的艺术性啊、完整性啊,在商人面前其实不值一提,他们删减了那些家长里短、宇航选拔的部分,目的就是让排片更高。
就像之前的那些“神”操作。
《虎胆追凶》删减10分钟、《金刚狼3》删减15分钟、《云图》删减38分钟、《黑皮书》删减35分钟、《寄生兽》删减101分钟……
不管影迷怎么骂,片方都是赚到了钱的。
可这次呢?
不但观众发自心底地不满:
删减之后,很多观众都觉得人物的情感和动机都不够饱满、有点生硬,剧情的每处衔接都透着一种割裂感。
以至于要去问看过资源片的人,片中的情节是怎么回事。
而且预期的票房也不曾实现:
影片上映6天后,票房还不到270万,不但在近期影片中排名靠后,甚至相比同导演上一部引进的《太空救援》的1680万,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部删减了8分钟)。
就像是信心满满地挥刀自宫。
却最终发现,自己其实练不成什么神功。
可惜吗?
至少对于这个院线版来说,Sir并不为它可惜。
03
不止抢了阿汤哥风头
单就电影本身来说,Sir觉得《挑战》还是很有价值的(仅针对完整版)。
不在于它讲的这个故事。
而是在于他们做了一件事:
去外太空拍电影。
事实上如果你对“外太空电影”感兴趣,你会发现,这已经不是人类第一次想这么干了。
比如阿汤哥。
早在2020年的时候,阿汤哥就宣称要乘坐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拍摄一部太空冒险电影,可惜的是因为疫情,这个项目2022年才重新启动起来,并与马斯克的公司以及NASA合作,制作成本约为2亿美元。
这个项目进展如何Sir不知道。
也许今年他们就会在国际空间站建好一个工作室,甚至启动拍摄,但毫无疑问的是,“太空行走的演员第一人”这个头衔,明显是落不到阿汤哥头上了。
俄国人抢先一步。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的电影特效那么牛,好莱坞的各位科幻大佬们也在用最顶级的视效,一部部地突破人类对宇宙、对奇观的想象。
所以大老远地飞去太空实拍,真的有必要吗?
Sir不想假装中立地说那些特效有特效的好,实拍有实拍的好之类的场面话,在这个问题上,Sir相信很有必要。
一个例子。
早在1968年《2001太空漫游》开始,就有无数电影拍过“失重”的画面。
当初为了拍摄这样的场景。
库布里克的做法是把笔粘在透明洁净的玻璃上,再在镜头前缓慢转动玻璃。
看上去毫无破绽。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还存在着不少瑕疵,比如它只能平面旋转,而且镜头中只能呈现一个物体的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