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的关二爷,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黄忠,水淹七军......关羽的光辉战绩可谓是不胜枚举,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百胜将军,最后却败走麦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勇无敌的关云长惨淡收场的呢?
失败点1:水淹七军赢得太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关羽在攻打樊城之前,遇到了于禁率领的一支生力军,本来这支精锐部队会是关羽的强力对手,但偏偏水淹七军一战赢得实在是过于顺利了,关羽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击败了于禁的大军,而且这场大水还顺便淹没了樊城,导致樊城被困,如此天时地利的局面确实对关羽十分的有利,因而也导致了关羽在后续作战中出现了一些局势上的误判,间接造成了败走麦城的结果。
失败点2:忘了诸葛亮的谏言,拒绝了孙权的提亲
庞统殒命落凤坡时,坐镇荆州的诸葛亮被迫入蜀援助刘备,在临走前,诸葛亮将荆州大印交于关羽,并问他:“曹军若来,该当如何?”关羽答道:“发兵拒之。”诸葛亮又问:“若孙曹均至,又当如何?”关羽答道:“分兵拒之。”诸葛亮说:“如此则危矣!云长谨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如此荆州可保安宁。”然而,关羽却将诸葛亮的肺腑之言忘得一干二净,他先是单刀赴会,严词拒绝了鲁肃提出的交还三郡的请求,使东吴诸将皆对其恼恨不已,紧接着又拒绝了孙权的提亲,还将其羞辱了一顿。这直接就导致了孙权一方完全地倒向了曹操,也为后来东吴趁其不备袭击荆州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失败点3:被吕蒙和陆逊的示弱之计蒙骗
关羽晚年过于自负,认为吕蒙病倒,接替他的陆逊不过一文弱书生,不成气候,加上陆逊故意写信向关羽示弱,更是让关羽断定东吴没有袭击荆州的打算,因此关羽将大部分士兵抽调至前线对曹作战,直接导致了后方空虚,给了陆逊可乘之机。
失败点4:错用糜芳和傅士仁留守荆州
在守城准备上,关羽错用了糜芳和傅士仁留守荆州,此二人本就是无用之辈,加上因为醉酒误事而遭到责打,更是对关羽怀恨在心,于是当吴军兵临城下时,两人不但不积极防御,反而主动开城投降东吴,这直接就导致了荆州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东吴所控制,等关羽收到消息,再想回防时已经晚了。荆州被兵不血刃地拿下,大大加速了陆逊和吕蒙计划的实施,同时也是对关羽败亡影响最大的因素。
失败点5:未能听从劝告撤回蜀地
荆州被袭,人人皆有退意,尤其是关羽手下的士兵大多是荆州兵,听得家乡被占,人心思归。但关羽偏偏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他觉得刘备将守卫荆州的任务交给他,现在却丢城失地,实在是无颜面见他的大哥,于是他就横下心来决定回师夺回荆州,但此时荆州已被东吴守得如铁桶一般,陆逊又以荆州土人招降关羽麾下士兵,最终关羽陷入包围,突围未果,最终含恨而亡。
可以说,关羽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综合了多种因素,其中不乏也有关羽本身的因素,程昱曾对曹操说过:“关羽此人,傲上而不欺下,除强而不凌弱,君子爱之切而小人恨之甚,实乃天下无双之义士也。”关羽对于那些仗势欺人,阳奉阴违的小人向来毫不手软,但是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却也会招来他人的记恨,关羽责打糜傅二人,结果二人献城于东吴,关羽曾对刘备收刘封为义子一事表示不满,结果刘封在关羽被围时袖手旁观,可以说,关羽败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人结仇的结果所致。
但究其根本,关羽本人在局势判断上的严重失误直接导致了荆州的陷落乃至整个刘氏集团的大地震,在战略上,他对孙权的求亲不屑一顾,直接失去了最后与孙权联合的机会,在战术上,他又中吕蒙之计而调走大量军队,导致后方空虚,给了孙权可乘之机。可以说,关羽在战略战术上全面崩盘,而他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最终一步一步把自己和整个荆州推向了死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