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94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关于“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便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真仁义,有人认为他仅是伪善;有人说他是真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伪君子。然而,在听评书,看画本长大的老一辈人眼中,刘备的形象,却出奇的统一,即刘备仁义,且代表着正统,但是他本人非常无能,他的江山都是哭来的。在他们看来,刘备仅是凭借汉室血统,以及一颗仁义的心,便吸引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的辅佐,而且哭来了荆州和益州,若论真本事,大约是没有。
我们都知道,张飞死后,很快就有了庙宇。嘉靖《云阳县志》卷上载谓:“张桓侯庙:在治江南飞凤隅,汉末建。元顺帝敕修。国朝重修。嘉靖18年知县杨鸾、主簿张一凡重修。” 而宋代曾巩写的阆中〈桓侯庙记〉,则谓 “州之东有张侯之冢,至今千有餘年,而庙祀不废。”
据《桓侯灵异记》称,张飞是当地的城隍,能管政事,能断冤狱,能保风调雨顺,也能预防瘟疫,甚至送子观音的活计,他也敢抢。或许是能者多劳吧,据说后来人们又给他加了,阴阳两界大巡环使的称号,两界中的不平事,全要归他处理。
关羽就更不容易说了,从宋徽宗赵佶开始,他执政24年,关公得到4次褒封,从“忠惠公”到“崇宁真君”,再封“武安王”,再加封“义勇武安王”。公元1582年,明朝万历下旨祀封关公为“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1590),朱翊钧再度颁旨,追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封关公为“圣”,也是万历皇帝的杰作。万历四十二年(1614),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王朝则是系统而详尽地完善与完美了关公的人、帝、神体系。顺治入关后,于公元1653年颁诏供奉关公,号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皇帝以刘备转世自诩,亲政后不久,封关公为“协天伏魔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