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好好的评分,我想和你好好的大结局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12:00:36

由倪妮和冯绍峰主演的《我想和你好好的》,在豆瓣评分并不高。在这评分的背后,出现了两极现象: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认为很狗血。比如有网友评论说:“在电影院看的最烂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也有的网友评论说:“超出预期不少,北上广的漂们可能更有共鸣些。家不在眼皮底下,时刻为钱挠头,无根状态捅了安全感一个大窟窿。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喵喵(倪妮饰)与亮亮(冯绍峰饰)因为偶然的相遇而相恋,同居后,因为一些误解,喵喵开始怀疑亮亮,把亮亮的前女友、女同事都当作了假想敌,并且时不时翻亮亮手机、电话查岗、查银行卡流水、甚至安装监控。最后亮亮终于不胜其烦,两人分手。

对于这部电影的讨论点大多偏颇地集中在喵喵在感情中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是导致两人分手的主要原因。而我则想将这段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的被观察对象,进行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解读。

我想和你好好的评分,我想和你好好的大结局是什么(1)

1、亲密关系也是一种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范畴内的术语。它指的是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一种交换行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的这句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以利益交换为目的。

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亲密关系其实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它主要是情感的交换我们只会与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利润的伴侣保持关系。虽然这样说有点过于理智和冷酷,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选择朋友或者伴侣的时候,潜意识想要寻找的是那些回报最大、成本最低的人际交往。

我想和你好好的评分,我想和你好好的大结局是什么(2)

那什么是亲密关系中的“回报”和“成本”呢?

亲密关系中的“回报”是指交往中所有想得到的,能够带来满足感的事情。比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能够及时得到回应的美好情感。亲密关系中的“成本”是指交往中所有不想得到的经历,有心理负担的事情,比如金钱、担忧、猜忌。而感情的结果就等于回报减去成本。

影片中喵喵因为怀疑亮亮与前女友、女同事态度暧昧不清以及跟同事去娱乐场所等事情,对亮亮展开了一系列不信任的报复行为。她撕掉亮亮前女友照片、偷用亮亮的手机试探女同事、查银行卡流水、在家里安装摄像头……这一系列行为让亮亮彻底厌烦。

这时候亮亮在喵喵那里获取的是一种隐私被侵犯、不被信任的耻感。这作为交换条件,显然不能换来亮亮积极美好的情感回应,而是会换来失望、愤怒的情绪。

而且,当喵喵开始怀疑亮亮的时候,这段感情中充斥着消极、怀疑、侵犯、愤怒等感情和情绪,而正面的美好的温馨的情感几乎没有,这时候感情的“回报”远远小于“成本”,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我想和你好好的评分,我想和你好好的大结局是什么(3)

这里再引用一个亲密关系中的名词,叫做“比较水平”。

“比较水平”是衡量我们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对这份感情的期望。结果大于期望水平,那么你对于这份感情是满意的,结果小于期望水平,那么你对这份感情是不满的。有句话叫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这个道理。

喵喵拒绝了富二代的追求,而选择“家里最贵的就是一台进口冰箱”的亮亮,说明她对这份感情的期待值是很高的;亮亮第一眼就看上了喵喵,同居后曾经跟喵喵讨论回家见父母和生孩子的事情,他对这份感情的期待更不用说。

而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述,这段感情的“结果”值是很小的,远远小于他们对这份感情的期待值。这时候两人对这段感情都是不满意的,分手的结局是逃脱不了的。

我想和你好好的评分,我想和你好好的大结局是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