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搏击俱乐部》的时候,大卫·芬奇已经凭借《七宗罪》扬名立万,所以他有着足够的掌控权。
然而这部如今看来的经典,都市男人的圣经,当时却是大卫·芬奇的滑铁卢。
是的,和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手》、《天国王朝》一样,这也是一部依靠着光碟翻身的经典。
反正是连布拉德·皮特这个当红小生都救不了的票房,最后片方福斯依靠DVD的销量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而大卫·芬奇3年之后依靠小成本的《战栗空间》实现票房盈利,重新赢回了制片厂对他的信心。
《搏击俱乐部》在经过DVD的传播之后,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就犹如片中泰勒创立的搏击俱乐部在社会上病毒式蔓延那样,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这个故事所震撼,所感染,所改变。
甚至还有人效仿电影那样,真的搞了搏击俱乐部的活动。
就是找愿意的人,狠狠地打一架,但打完之后要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哪怕被打到要进医院也不能有怨言,因为第二天还要继续乖乖去上班。
国外还有人搞了约架APP,令到搏击俱乐部跟上了时代的发展……
不明所以的人只感觉只是被电影洗脑了吧,无端端干嘛要找人打架,非要弄疼自己?
但活在这个没有钱就万万不能的时代,谁又能保证自己不被洗脑呢。
各种广告诱惑着你买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让你觉得好像没有这样东西,就好像缺了一块肉,这何尝不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洗脑。
何况学着《搏击俱乐部》找人打架,并不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模仿,并不是像模仿超级英雄那样的cosplay。
故事提供的只是一种宣泄的方式。
你不一定非要去打架,去疯狂奔跑,去打砸自己家里的家具,或者在讨厌的上司面前狠揍自己一顿。
道理和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在终于不用工作的时候放松身心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方式更为极端一些,而且不需要任何的消费。
更加能够和最纯粹的自我相接触。
真的有太多太多人,活得太不自在了。
上学的时候要顾虑考试成绩;
好不容易毕业了,又要面临就业压力;
等适应了工作节奏,爸妈和三姑六婆就来催婚了;
结婚生娃了,上有老下有小,难怪男人们都宁愿在车上多抽一根烟,再多听一首歌,也不愿意早点回家了。
和平时代,当经济越来越好的时候,人类的自我却是越来越难以寻找。
世界像操控木偶一样操控着你,你有你想要做的事,但现实却总会成为阻碍。
于是有人就宁愿活在《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的虚拟世界里,也不愿在现实,和现实对抗。
因为那真的是太累人了。
所以为什么“元宇宙”的概念一出,就这么火呢?
那是逃避现实的一个途径,只是打不过就逃,显得有些窝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