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这便是中国的攀登精神。
《攀登者》剧照。
文 | 李愚
9月30日,电影《攀登者》正式上映。这部取材于中国登山队1960年、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经历的影片,在上映前就曾引发广泛关注。
电影会有改编,那段史实究竟是怎样的,又给人怎样的启示?
为什么要登顶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以其人迹罕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从18世纪开始,世界多个国家的登山队纷纷想要征服这座最高峰,却都未能成功,甚至还有人不幸殒命。
直到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希拉里(新西兰人)和丹增(尼泊尔人)才从坡度较缓的南坡登顶珠峰。至于北坡,一直被西方登山队称为“死亡之路”,因为北坡比南坡更陡、更险、气候变化更无常、雪崩更为多发。
到了1956年,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为何那时登顶珠峰会被提上日程?
当时处于冷战,登顶珠峰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又一次较量,苏联“老大哥”具备雄厚的登山实力,但因为珠峰在中国境内,因此苏联希望联合中国登顶珠峰,向世界宣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与中国联合组建了登山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转冷,苏联单方面取消了登顶珠峰的计划。这让中国陷入两难,如果单独登顶,我们欠缺登山设备,这原本是苏联承诺提供的;如果放弃登顶,这间接是承认离开了苏联,中国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而1950年末,中尼刚好也在进行边界谈判,其中涉及珠峰归属。尼泊尔向导丹增已成功登顶珠峰,如若中国没有办法登顶属于自己的珠峰,谈判时或将处于下风。
因此,1960年,国家做出了单独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决定,并特地拨付资金赴瑞士采购登山设备,在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正式组成,全队共有队员214人,其中女队员11人。
经历了艰难险阻甚至牺牲,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王富洲、四川林业工人屈银华,以及翻身农奴贡布,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诚如《人民日报》在“纪念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座谈会”的报道中写的,“当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首次登顶珠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向全世界证明了在中国人民面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表达了中华民族不怕任何困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
显然,攀登珠峰并不仅仅是攀登一座山那么简单,它关涉到领土归属、国民信心、国际形象,是政治任务,也是民族使命。
《攀登者》剧照。
中国的“攀登精神”
那为什么当时设备、条件都比中国发达得多的西方登山队,屡屡无力登顶珠峰北坡,中国登山队却做到了?回望那段历史,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登山队的“攀登精神”。
1960年的登顶计划中,登山队把夺取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战斗分成四次行军,前三次行军中,登山队分别在不同海拔(6400米、7000米、8000米)建立营地,为最后登上顶峰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提前适应和练兵。前三次行军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打下了基础,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比如有队员因严重的高山反应牺牲,50多个队员不同程度冻伤,不得不暂时退出任务。
1960年5月24日,由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屈银华组成的突击小组从8500米营地出发,冲击顶峰的重任落在四人头上。正午12点,4名队员攀登到了海拔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第二台阶”,这是登顶珠峰的最后一道关卡,平均坡度在80多度,几乎找不到任何便于攀援的支撑点。外国登山家认为,这是“飞鸟也无法逾越”的,英国著名登山家安德鲁·欧文就是在这里一去不返。
两个小时后,他们上到了裂缝尽头的一块大岩石上。但几次攀登都摔了下来。筋疲力尽的刘连满毅然决定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去,一个多小时后,屈银华才攀到“第二台阶”顶部,并陆续将几个队员拉上去。到达8700米时,刘连满因过度劳累,暂停前进,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继续冲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