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统一战线由什么组成,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19:35:39

来源: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新闻网

1、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展的产物

统一战线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结成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展的产物。人民政协一成立就具有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性质,是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在人民政协成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对象和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人民政协章程关于政协性质的规定作了拓展和提升,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这一性质始终未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次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也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的职权。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制定的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结成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庄严地写入了宪法。同年由*主持修订的政协章程,对人民政协性质明确表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2.人民政协是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在我国,除了人民政协,还有其他一些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但只有人民政协是包括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组织上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由于有这个特点,使它能够适应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状况及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根据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的界别构成,把各个历史阶段中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吸收到政协组织中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联系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最重要的政治组织,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人民政协的组成结构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阶级状况以及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需要相适应,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与我国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后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与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以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事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统一战线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形成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实现大陆全体人民的团结;以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发展和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实现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团结;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实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统一战线新格局。适应巩固和发展这样一个爱国统一战线新格局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针,推动人民政协的组织阵容不断扩大。现在,人民政协已经成为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政治联盟。人民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其组成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台联、侨联等我国大陆范围的各合法政党和人民团体,我国56个民族、五大宗教的代表人物,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以及在社会变革中产生的新社会阶层等各个界别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记者:项玲慧

编辑:钟琳莉

审核:何灿

监制:朱跃军

本文来自【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