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背拼音吗?aoe、iuü、bpmf、dtnl是吧?那么b、p、m、f为什么可以放到一组呢?因为它们是同类的辅音,它们发音的部位都是在嘴唇,只是发音的方法不一样。其中B、p都是双唇音,而f是唇齿音,区别就在于下嘴唇咬牙和不咬牙,所以这bp和f这两个音是很容易互相转化的。
首先,横向来比较,我们来看在其他方言的例子。"芬"字和"分"字同音,为了容易举例和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用常用字"分"字举例。"分"字在客家话的口语中有一个读音读为bun,如:"我给你(东西)",客家话讲做:"亻厓分汝"。闽南话的口语音也读做:bun,"分家"说bun ge,"分手"说bun ciu。
韩国光化门,中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又比如说,在韩语里:"分、份、粉、纷、芬"等汉字的发音为"분",用罗马音表示为bun,"一时三十分"读作:한 시 삼십 분。在日语里,"分"也是读为浊音的ぶん,用罗马字表示为bun。一時三十分读作:いちじさんじゅうぶん(です)。这是因为日韩语都没有f的发音,所以他们都保留了b的发音。
再者,从历史的维度看,古代的b会演变为f,f是由古代的b分化出来的,这在音韵学上叫做"古无轻唇音"。我们可以看个例子:"佛"字,在今天的普通话里读为fo,可是,"佛"字本来源于古梵语的音译,在梵语里是b开头的,英语写作Buddhism,闽南话读作buk,在韩语里的发音为불(bul),这些都是保留了古音。
古代负责天下的教化最高机构
三、正义的代表由以上例子可见,声母b是可以转化为f的,所以,唐代的"率宾"的"宾"到了清代也能转化为"芬"了。也就是说绥芬河的名字和唐代率宾水的名字是一样的,这是千年未变的一个名字。
关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必要再解释一下。因为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经书的的义理。下面我们来完整地看《小雅·北山》这首诗:
《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第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第二章)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第三章)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第四章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第五章)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第六章)
宋代朱熹注:"(第二章)"赋也。言土之广,臣之众,而王不均平,使我从事独劳也。不斥王而曰大夫,不言独劳而曰独贤,诗人之忠厚如此!"(《诗集传》)
这首诗全诗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这是一位士人劳于王事而发出的不平之鸣,其主要内容是怨刺役使不均。我们注意看第二章,这是抱怨大夫不公平的话,"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是诗的主题所在。大夫是周代的公务员的等级之一,比身为"士"的作者的等级要高。"贤"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多",我们今天还常说"能者多劳",所以贤者事情就特别多,自古皆然。这两句诗的意思大概就类似于说:"大夫对待下面不均等,认为我特别能干,所以我的事特别多"。按照朱熹的解释,上级的大夫就代表了最高的"王",因为诗人忠厚,诗人不直接斥责王而说大夫。这也很好理解,我们今天也是这样说的,当我们抽象地说上级的时候,如果具有普遍性,那么代表的就是所有的上位者。
第二章的大意是说:"整个天下都是王的土地,天下的人民都是王的臣民,可是为什么大夫不能做到公平?我*事情为什么比别人多?"这个就类似今天人说的:"都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又类似广东人说的:"同遮唔同柄,同人唔同命"(同在伞盖之下,而不同伞柄;同样生而为人,而命运不同)。所以,搞清楚说话的主体和对象是很重要的,不然这句话就容易被曲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