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半部分出现的诡异集会与CIA再无下文
有人要问了。
作为一部动作电影,难道最重要的不是动作场景吗?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争议点所在。
豆瓣上的五星与一星,大抵都献给了全片占据90%时长的动作戏码。
赞的。
夸其花样繁多,创意丰富;
贬的。
唾其拙劣廉价,太像网大。
导演郑秉吉曾表示。
他想打造的,是一部“像是不可能一般,纯粹真实的动作场面,不包含一点电脑特效痕迹”的电影。
——结果恰恰相反。
电影里的动作场面全是掩饰不住满满的CG感和反人类的动作设计,与导演的理念背道而驰不说,反差大到甚至像是故意避开正确答案。
看到卡特在飞机上翻跟斗,扒车轮玩漂移,空中百米射击,光着腚大战美国中央情报局时——Sir只有一个感觉。
嗯。
牛顿的棺材板快摁不住了。
除此之外,就像Sir曾说的,逻辑。
无论是澡堂里近乎全裸的男男女女,还是涉及到朝韩美三国的政治隐喻,以及血浆多到不要钱一样的打斗场景。
不光为了尺度而尺度,为了动作而动作。
一个让人印象无比深刻的桥段是。
为了凸显卡特本人有多能打,一段在卡车上的格斗戏拍得无比花哨。
先是司机被首*,再是追兵被double kill,身后还跟着无数前仆后继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