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16:41:06

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1)

“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读来未免让人心生敬意,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挑起责任的重担。浴血厮*的将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的身前是敌人的千军万马,背后是自己的祖国家人,他们只可进不可退。

相比于这让人热血沸腾的誓死护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王朝,在它衰弱不堪、内忧外患之际,面对天灾,它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它阻止了一场世界级的灾难,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它便是清王朝,在清末之际,面对天灾力挽狂澜,挽救了数万黎民百姓的生命。

雪上加霜的清王朝

清末时期,国力衰弱、地广物丰的清王朝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眼中即是一块人人争抢的“大肥肉”。当时的清王朝不仅要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还要时时刻刻的提防国内的动荡,内忧外患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帝王头冠更加松动。

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2)

使清政府雪上加霜的是一场难以预计的大规模鼠疫,这场鼠疫于1910年10月在东北地区爆发开来。这场鼠疫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在满洲里地区发现“0号病人”后的几天内,它便日行千里,抵达了哈尔滨、河北、山东地区,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面对大规模爆发的鼠疫,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每日大规模死去的无辜百姓。

比黑死病更大的灾难

这场传染快、覆盖面积广、破坏力度大的鼠疫不仅使人遥想起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于欧洲爆发的“黑死病”。这场打的欧洲人民措手不及的大灾难也是鼠疫。它夺走了2500万人的性命,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20世纪末在中国爆发的鼠疫在传播速度和死亡率上已经远远超过“黑死病”了,这也使远在欧洲的人们开始担心起来。

困顿之际的清政府向科技先进的西方国家求助。自视甚高的欧洲医疗队带着他们精密的仪器和打败过“黑死病”的经历前往中国。战胜过“黑死病”不等于彻底的治愈了鼠疫,“黑死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从来没有被人类战胜过,它的消失是大自然的防御再加上人类隔离了传染源。

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3)

骄傲自恃的欧洲医疗队却故意忽视了这一点,以为仅仅凭借着他们精密的仪器和几年的从医生涯就能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可惜“天不随人愿”,采用“灭鼠与隔绝”方法的欧洲医疗队,在治疗数日后,效果微乎其微,最终他们夹起尾巴,灰溜溜的返回欧洲大地。

迎难而上的清政府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清政府深知此道理,在欧洲的医疗队撤离后,清政府勇挑大梁,迎难而上。面对大规模爆发的鼠疫,清政府立刻下令各地官员严防,并且派遣伍连德和相关专业人员一起前往前线赈灾。

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4)

当时的伍连德毕业于英国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并且在他毕业之后在英国的多所学院中学习。他和他的同事曾经深入研究过“热带病”的起源与传播等,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他是去控制鼠疫的最佳人选。伍连德本人面对此番疫情毫不退缩,面不改色的欣然接受了清政府的临危受命,他抱着“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的精神去往疫情重灾区。

清政府深知若无充足的后勤补给,仅仅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医疗人员是远远无法战胜这个鼠疫的。在各国列强剥削下的清政府国库本就空虚,但面对这场难以打败的灾难,清政府“勒紧了裤腰带”,一狠心提供了数万白银用于抗灾。

与世俗相背的救治方法

伍连德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解剖了感染鼠疫的病死患者。“一石激起千层浪”,伍连德此举激起了民愤,对“死后全尸”颇有执念 的封建百姓来说,解剖就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一瞬间铺天盖地的谩骂席卷而来,面对无端的谩骂伍连德理性的向百姓分析了事情的原委。听了伍连德的解释后,大部分百姓表示谅解,并且支持他的行为。毕竟牺牲的仅仅是几具尸体。

可惜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伍连德的解剖过程中,他解开了自己的疑惑,他发现鼠疫并不仅仅是通过老鼠来传播的,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也能传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欧洲的医疗队“灭鼠和隔绝”没有用,传播途径没有控制住那么又怎么会有用呢?

受任于败兵之际下一句是什么,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下一句是什么(5)

伍连德打算从传播途径上来彻底的控制住鼠疫,对于传染源——老鼠而言,他向清政府申请组建捕鼠队,开展老鼠的灭*;对于患者而言,他画地为牢——把一座城划为暂时的鼠疫患者治疗所;对于正常人的防护而言,他派人每天在街道和人口密集处喷洒消毒液。

对于伍连德而言最难的却是对这些患病而死的尸体的处理,从理性上来说,一把火烧掉这些患病尸体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中华上下几千年的传统提倡的都是“入土为安”,一旦处理掉这些尸体,那么必然会引起民怨。越来越多的鼠疫患者,使得伍连德一点犹豫的机会都没有,他最终决定烧掉这些尸体。

宣统三年,数千具尸体伴随着烈火的吞噬随风消散。在焚烧完这些带有病毒的尸体后,各地频频传来患病人数下降的捷报。1911年3月1日0时,根据各地的统计数据,患者的死亡人数清零,这场历时四个多月,死亡人数高达六万人的鼠疫宣告消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到狂沙始到金”,在清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这场危害中国甚至于危害世界的鼠疫终于彻底消灭了,清政府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第一次在列强面前挺直了腰板,光耀了国门。治疗这次鼠疫的功臣伍连德登上了英国的《泰晤士报》,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文/赵贺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