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 拼音是lěi sì,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它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耒是耒耜的柄,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土壤。而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形状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锹或铲。
从最初的木制耒耜,到后来的石制、骨制、陶制,甚至铁制,它们的材质越来越坚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投入,也展示了他们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如《孟子·滕文公上》中就有“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的描述。这里的“耒耜”,不仅指代农具,更象征着辛勤的劳作和丰收的希望。
耒字读lěi 笔画为6,单一结构,部首为目耒 基本解释:
- 〔耒耜〕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 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耒字的金文字形是
,篆文字形是
,象形字。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它的形状犹如一把木叉,上端带有弯曲的柄,而下端则如同犁头一般锐利。这种农具在耕作时,能够高效地翻松土壤,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它是后来犁这种农具的前身,展现了古代农耕文化的智慧与创造力。“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耒字字源演变如下图:
《说文》:耒,手耕曲木也。——意思是“耒”是古代一种用手操作的、形状弯曲的木质农具。
如图:
《康熙字典》中对耒的解释为:
耒,【广韵】【集韵】【韵会】卢对切,音类。【说文】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作耒㭒以振民也。【古史考】神农作耒。【易·系辞】揉木为耒。【礼·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耒庛,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注】耒谓耕耒,庛谓耒下岐。
又水名。【水经】耒水,出桂阳柳县南山。
又【集韵】鲁猥切,音磊。
又鲁水切,音垒。义同。
又【集韵】伦追切,音累。果实垂貌。一曰耕多草。
如图:
从《康熙字典》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耒字的读音为lěi含义如下:
- 古代农具
《古史考》神农作耒,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发明了“耒”这种农具,以帮助民众进行农业生产。
《易·系辞》中“揉木为耒”,描述了制作“耒”的过程,即把木头揉制成形。
《礼·月令》中“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这里“耒耜”指的是古代的农具,天子亲自操作这些农具,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
《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中“车人为耒庛,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是对“耒”的具体尺寸描述,说明了“耒”的结构和制作要求。
2.水名
《水经》中“耒水,出桂阳柳县南山”,这里“耒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一条河流。
3.其他含义
在《集韵》中“伦追切,音累。果实垂貌。一曰耕多草。”说的是“耒”的另一种读音,这里“耒”指的是果实累累下垂的样子,或者指耕作时草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