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语言,描绘了闺中思妇一天开始的独处时光。
清晨,思妇慵懒地醒来,枕边散乱的头发在如雪般白皙的面庞上飘动。她无意间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花容月貌,与此时的人面相互辉映,不禁感叹自己比花儿还要艳丽。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了鹧鸪的双双鸣叫。思妇的思绪被这声音打断,想起了自己心爱的人。他是否也如这鹧鸪一般,成双成对,让她不由得感到一丝寂寞和思念?
接着,思妇慢慢起身,开始了新的一天。她精心地贴好绣花罗襦,一丝不苟地装扮自己。这个过程中,她一丝不苟地装扮自己。这个过程中,她对自己的热爱和关注可见一斑。
温庭筠的这首词,并没有直接抒发闺怨之情,而是通过描述思妇起床前后的一系列动作和服饰,让我们得以窥视她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词中的金鹧鸪也寓意着思妇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以物寄情,更见蕴意。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创作了六首主题相似的《更漏子》曲。这首《更漏子》以更漏的夜景为背景,描绘了“画堂人”的秋思和离情。
夜深人静,那是一个孤独的女主人,她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房屋。她的心被秋雨和梧桐的细碎响声打碎,这些声音不解她的心事,反而残酷地将她的心搅碎。
“秋思”是一种难以捉摸、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它深深地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这种情感无法通过红蜡来“照”见,红蜡无法照亮她的内心世界。
然而,词人却坚决地将这种情感与室内的华美陈设联系起来。在这个美丽的画堂中,只有玉炉散发的香气和红蜡的烛泪陪伴着女主人公度过寂静的夜晚。
此时此刻,是红蜡在流泪,还是女主人公在流泪,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深深的秋思和离情之痛。
宋代女词人聂胜琼的《鹧鸪天·别情》中的名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正是从温庭筠这首《更漏子》中汲取灵感而来。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女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和深深的思念,她的眼泪和窗外的雨水一起滴落,直到天明。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瑶瑟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夜中的别离悲怨。尽管诗中没有出现“怨”字,但通过一系列秋夜景象的描绘,如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和潇湘等,以及玉楼的存在,都流露出深深的离人幽怨。
诗题为“瑶瑟怨”,暗示了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瑶瑟是一种华美的玉瑟,常与悲怨之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轻柔朦胧月色,以及秋意、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洒和玉楼等元素,构成了一幅清丽寂寥且带有哀伤情调的唯美画面。
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诗人对美丽秋夜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回中作》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在日落时分,草木凋零,烽火点点,戍守边关的士兵们倍感孤独和悲凉的景象。诗人的笔触从边塞的辽阔苍茫,到自身的愁怀,再到对盛唐荣光的追忆,以及自己才学无法施展的悲凉,将边愁的沉重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对边塞的描绘,充满了悲壮的气息,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辗转流离的凄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