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往今来一个很大的生意,无外乎一个领先的或者崛起的阶层,对其他后进的或者落后的阶层的炫耀或者展示。
无外乎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花园,更稀有的物品,更时髦的物件。
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上的郁金香,别墅。以前的楼房,高层住宅,装修。摩托车,汽车。手机。
等等等。
所以网上有人说,有人说,你看有钱人都不在乎手机,反而没钱的想买更好的。我觉得,其实,因为有钱人有更强大的展示工具,不在乎这些。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手机其实是最具性价比的,展示手段了。短视频,流媒体也是。
当然,现在已经在往一个不知道未来的路上越来越遥远了,那就是,炫耀和展示,子女教育。攀比培训班。攀比学区。
很多人考虑子女教育,其实并不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只不过因为大家都在报,有钱人家,更高阶层的人家,都在学。大家都在学,自己也不能落后。完全没有考虑过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是不是需要。
以前我觉得,可能是一种群体性的传导的焦虑和恐惧导致的。现在,我觉得,有一大部分原因,可能还是,攀比。是的,说来搞笑,其实就是在攀比。和古往今来的人性一模一样。
这些个攀比,让培训班这么多年如火如荼。让这么多年的学区房,不断攀升。哪怕是那些很破旧的,只要披上学区的外衣,立马水涨船高。
可是说大家考虑理性吧,我不太信,说大家不考虑理性吧,我也不太信。
可能多数人还并不在意更长远的事情。那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应很漫长的学习生涯,往更高层级去的。而且,学历越来越失去了本身具有的光环。
是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或者还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培养白领的高等教育,已经严重饱和了。性价比也很欠缺了。
我觉得其实,很多东西,如果有足够的自觉,完全 自己自学一下就会了。没有那么复杂的东西。
纳瓦尔宝典一书说的很多,以后拼的是不断的,快速的学习能力。动辄几百块钱一节课的培训班真的那么重要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短处。我不排斥对学习的投入。但是至少我觉得要让他物有所值。
那些花里胡哨的莫名其妙的培训班,有多少是真正需要的?家长是不是把子女当做一种炫耀的工具了?丝毫不考虑孩子的喜好和长处。
一个能力或者典型的进步。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时间的沉淀。外在的鼓励。等等等。
老祖宗的话是,十年磨一剑。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一个典型的学习的过程需要十年。
是什么能够让一个人不断的在自己的喜好上面去不断坚持呢?
一个是自我的喜好,一个是外在的鼓励,一个是,不断获得的成就感。
源于兴趣,终于磨砺。
找到孩子的兴趣,发掘他,鼓励他,让他有心去不断的坚持下去,不要拔苗助长。
早期的学习兴趣总是来源于松散的学习状态。过度的拔苗助长或者过度的让他们刻苦,会提早的让他们失去兴趣。靠别人推动的学习是成本高昂且无用的。
只有足够的兴趣,外在的鼓励。才会让人在中期不断的去努力,只有足够的坚持的理由,才能使得他们在艰苦异常的且枯燥的磨砺中不断坚持下去。
找到特长,找到感兴趣的特长,不断坚持下去。不断不断的坚持下去。熬着。一直坚持到最终的山顶。让自己的付出,至少有所成就感。
不要过于拔苗助长,不要吝啬对自己孩子的鼓励,不要把中后期该做的事情提前到前期。只会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