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靠山是舅舅吗,鹤唳华亭舅舅护太子哪一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30 21:56:10

王莽

三、真正外戚的出现

但是到了战国情况就不一样了。战国时代是制度向封建专制、权力向君主集中、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换的重要时期。此情况下,原先分散各地的权力被集中在中央,地方上官员或贵族的权力被君主牢牢束缚,严格限制。依靠中央的命令,官员可以升降调动,所以去中央掌握枢机可是个好事。也就是说封建制发展越好,外戚越可能出现,此条件下,战国后期的秦国出现了最早的外戚政治,即秦昭王时期,秦昭王生母芈太后和其弟魏然、芈戎在几十年间把握秦国军政大权,秦王类似于傀儡。

芈氏一族发展有一个过程。

鹤唳华亭靠山是舅舅吗,鹤唳华亭舅舅护太子哪一集(5)

芈八子(芈月)

首先就是凭真本事说话。魏冉凭借姐姐芈八子(谥号是宣太后)为秦惠文王宠妃,跻身秦国朝廷,地位不高,但有了显露自己的本事的机会。此时魏冉真心为秦国效力,努力奋斗,凭借军功晋升,虽然权势不大,但受人尊敬。

第二:秦武王死后,魏冉野心膨胀,扶植秦昭王铲除异己。《史记·穰侯列传》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 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看出魏冉发狠了吧,基本把武王、昭王的兄弟*光了。凭借拥立之功加上外戚身份,魏冉一跃成为秦国权臣。

第三:升职相国,扩大党羽,增加封地,左右朝政。《史记 ·穰侯列传》“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冉为政”,昭王少?当时昭王可都20岁了。但是没办法,军政大权全在魏冉手里,魏冉还扩大了党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 ,下及王左右, 无非相国之人者” 可见魏冉势力之大,政治权力上升,结果可以肆意敛财“穰侯之富, 富于王室”。

鹤唳华亭靠山是舅舅吗,鹤唳华亭舅舅护太子哪一集(6)

魏冉

第四:衰落。这么揽权,在那个时代秦王能安心吗?虽然是秦王的亲舅舅,但没准亲舅舅自己就会当秦王,所以公元前268年,范睢入秦忽悠秦王,指出外戚干政的危害,终于公元前266年,秦王免掉魏冉丞相职,把他贬回封地,秦国外戚干政算是解决了。但是魏冉开了个“好头”,那就是:外臣和内宫联合私谋废立,立完傀儡后,家族能一时兴盛。

汉承秦制,到了汉代就进入了外戚干政的黄金时代,西汉吕家、霍光、王莽;东汉更典型,东汉是外戚宦官轮流干政,东汉外戚代表总计有:窦宪、邓骘、阎显、梁冀、董重、何进等等。

鹤唳华亭靠山是舅舅吗,鹤唳华亭舅舅护太子哪一集(7)

顾思林

四、外戚干政的原因

封建时代外戚一直存在。但通过上述我们可以认为,先秦时代有外戚参政,但无外戚干政。那么外戚干政的条件有哪些呢?

1.君主专制强化。与君臣共治的分封制不同,分封制下,虽然天子是天下共主,但是那是名义上的,实际诸侯在自己封地上称王称霸也没人管。可封建制度下,天下是一人之私财,权力利集中在中央,生*予夺皆在一人。巨大的权力诱惑下,谁都想要越轨。

2.官僚制产生。与世袭制不同,世袭制下,堵塞一切上升的空间。 而官僚政治是流官,名义上是能者上,无能者下,只要自己敢打敢拼,也可能位极人臣。这也刺激了外戚们的“进取心”

3.君臣关系紧张。君臣关系其实历代都紧张,一旦君主权力太大,难免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如明武宗;而臣子权利太大成为权臣就威胁皇帝,所以君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当然这是对外姓臣子来说。而对外戚来说,他们凭借和皇帝的血缘关系,依靠裙带进入体制,博得一时荣华,获得一时信任,这是容易办到的,在这个期间他们就能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入仕不一定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更多靠家族的女性,所以外戚即便犯了错误也容易被原谅,那么外戚群体就游离于臣下体制之外。

鹤唳华亭靠山是舅舅吗,鹤唳华亭舅舅护太子哪一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