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电影深度解析,王的盛宴免费电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06 21:18:13

文 | 不逃姐姐(原创不易,请勿擅自转载)

刘邦项羽是经久不衰的历史奇谈,从他们的历史事迹可挖掘出管理学、社会学、军事学等等许多方便的智慧,除了衍生出戏剧和文学,现代对二者的电影创作更是络绎不绝。

电影《王的盛宴》是由陆川执导,刘烨,张震,吴彦祖,秦岚,沙溢等主演的史诗大片,于2012年上映。

影片再现了刘邦与项羽、韩信三位历史人物的一生。但影片不是对《史记》中鸿门宴等段落的简单翻拍,而是依据近年来最新的考古资料,对这一段史实的重新演绎。

王的盛宴电影深度解析,王的盛宴免费电影(1)

两千年前,秦王暴政,诸侯起义。项羽(吴彦祖饰)和刘邦(刘烨饰),两个反对秦暴政的起义领袖,带领各自势力一路厮*至秦王宫——那座象征着无限*的王朝核心。

刘邦率先进入关中,却迫于项羽军队实力,将战果拱手相让。刚烈而冲动的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错失了*掉刘邦的机会,最后换来的是乌江边与自己深爱的女人虞姬(何杜娟饰)含泪诀别。刘邦和他的吕后(秦岚饰),他的谋臣韩信(张震饰)、张良(奇道饰)、萧何(沙溢饰)等人,成为了象征权利和财富的秦王宫最终的主人。

然而,在那座*与梦魇交织的宫殿里,帝王刘邦似乎早已忘却和曾经盟友并肩战斗的岁月,甚至渐渐开始对身边的兄弟们满腹狐疑。另一段*戮,由此开始在森森耸立的帝国高墙内,无声蔓延……

包括这部电影在内,后世很多作品,以及很多人的印象中,刘邦得天下了,但令人怀念的却是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似乎在他们二人身上失效了。

为什么呢?这要从晕轮效应说起。

一、何为“晕轮效应”?

何为晕轮?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人们会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并以此推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志为正面的,他就会被正面积极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亦然。

和晕轮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或物品的某一特质有坏的印象,那么人们对这个人或事物的其他特质,也不会给予什么好的评价

项羽和刘邦分别对应二者。以二者在历史记载中的出场方式(此出场特指成年后的秦王暴政时期,非《史记》记载的童年开始)便可窥见一斑:

王的盛宴电影深度解析,王的盛宴免费电影(2)

刘邦:

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但不事生产。平时爱喝酒,喝酒爱赊账,其父训斥为“无赖”。

项羽:

出身楚国贵族,年少即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拥有超强武力、战力,拥有英俊的外貌,拥有最美的女人,是当时百姓心中神一样的人物。

二者的出场方式可谓天与地的差别,一个贵族、一个“无赖”,一个年少成名、一个中年还是赊酒的货。两人的人物特点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是光芒四射的英雄,一个是老于世故的平民。

王的盛宴电影深度解析,王的盛宴免费电影(3)

二、为什么是项羽?因为他是自带光环的明星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像聚光灯下的大明星,往往自带光环,展现给众人的总是光辉靓丽的一面,所以观众通常会忽略他们身上的其他特质,甚至缺点。

01 人类的知觉特征具有整体性

人类的知觉特征具有整体性,这是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之一,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没有单独感知认知对象的单独一个部分,而是倾向于把一个知觉扩散到整体,以掩盖其他不同属性、不同特质的部分。举个例子,你现在闭着眼,我给你一个苹果,你闻到了苹果的香气,是不是脑海里已经联想到这是圆乎乎、成熟、红色的苹果?实际上我给你的有可能是青苹果。

知觉整体性作用使我们能够迅速明了地知觉客观事物,"窥一斑而见全豹"。

由于项羽的出场方式太过耀眼,勇武绝伦,力大无比,个人兵器是一杆重一百余斤的画戟,坐骑是乌骓马,以致于大家一开始便通过这单一的形象对项羽进行人格“扩散”,将他与历史上其他完美的英雄人物等同起来,与“英武神威”“有情有义”“高贵正气”等美好词汇关联起来,后面发生了很多暴露他缺点的地方,也很容易换作类似却正面的词汇去形容。

例如鸿门宴放走刘邦,便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决策失误。鸿门宴并非《史记》描述的那般冷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试问一个人挥剑招招指向你,对你不怀好意地笑,你惊悚不?刘邦是求生欲极强的人,而电影正把这种紧张的场面真实刻画了出来。

王的盛宴电影深度解析,王的盛宴免费电影(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