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详写了什么,阿长与山海经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29 20:50:44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阿长是文章的中心人物,在众多事件中,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无疑是最核心的一件,花的笔墨最多,作者写得最深情怀念。

阿长是“我”的保姆,黄胖而矮,卑微到连自己真实的姓名都不知。阿长,沿用的只是她先前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工的名字而已。

在文章中,“我”对保姆阿长的情感态度是起伏变化的:从不大佩服她的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不耐烦她的礼节规矩,到“我”对阿长讲长毛时的空前敬意,再到谋害我的隐鼠的憎恶,最后对她买来《山海经》的行为充满新的敬意、感激怀念,可以说是先抑后扬。

很多教参资料在分析详略时,把买《山海经》说成详写,把元旦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说成较详。

在我看来,其实元旦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也属详写,只是详写的角度不一样。

详写阿长买《山海经》好理解,因为题目里含有《山海经》,《山海经》这么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一本书,是阿长帮助实现的。详写,可以很好地表现阿长对“我”的关心、热爱。但主要是站在“我”的角度去详写:写事情缘起、写长妈妈买来《山海经》自己的心里感受、以成人的视角和童年的视角穿插去看《山海经》这本书。

“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几乎尽人皆知了。结果阿长买来《山海经》:

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寥寥几笔,穿着、神态、话语,事情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她的不识字把“山海经”说成了“三哼经”,是那样的真实、让人感动!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面对阿长买回的《山海经》,作者详写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心里感受,写出幼年的“我”在得到《山海经》时的震撼和喜悦!“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是对比,“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是作者以孩童的口吻对阿长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然后,以童年的视角(下文加粗部分)和成人的视角穿插去看《山海经》这本书: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从成人的视角看,这是一本粗拙的书,但当时读物缺乏的时代,却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成年视角和童年视角的对比,突出了阿长买回的《山海经》的份量之重,在我心中地位之高,以及它带给“我”的精神影响之远。

以上分析,可以说是从“我”的角度去详写阿长买来《山海经》这一事件。

元旦一早吃福橘这一情节,与买《山海经》相比,却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阿长本人,所以我认为也属详写。

有教参说成是长妈妈封建迷信。其实这是当地的风俗,是写保姆阿长作为普通人的朴素愿望。作者在这一情节对阿长有各种角度的描写刻画:

有语言描写:“哥儿,你牢牢记住!”“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阿长言语中对“我”的反复告诫强调,是希望能引起“我”的重视,因为这是关乎一年运气的事情。

有神态描写:“极其郑重”;“惶急地看着我”;“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其中“惶急”可见阿长的紧张、急迫与期待。

有动作描写:“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阿长的动作,或者说肢体语言中,有着对“我”的反复提醒,也有温柔的强硬。

因为对目不识丁的阿长来说,元旦吃福橘求得一年的顺顺利利是她的最大愿望,她也将这一愿望同时赐予童年的鲁迅。这种习俗在我们看来虽然带点迷信,但可以看出阿长为人的善良、她的愿想。阿长所知道的规矩都要告诉我,希望我顺顺利利。而元旦吃福橘在她看来,是最重要的一个规矩。详写,就是写出她的美好愿望。

还有详写的一件事,是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故事本身内容是详写的对象,虽然这故事有些荒诞。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童年鲁迅在听故事时的有趣思考,也看到了成年的“我”对当时无知的“我”相信阿长的话的一个调侃态度。

我们还记得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阿长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原来阿长是个喜欢讲故事、编故事的人。儿童是喜欢听故事的,这样的阿长当然吸引童年的“我”。从儿童的视角去写,故事的本身内容当然要详写,不能语焉不详。

而童年的“我”最憎恨的一件事,谋害隐鼠之事,作者是略写的,两三行轻轻带过。因为这在成年的“我”看来不重要。

详略之间,一个立体的阿长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看出身上有小缺点的长妈妈其实是那么善良、真诚、可爱,突出“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