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引起的。月球发生圆缺变化的现象,其实是月球绕地球运转时,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光亮部分的多少而已。月球每个月都要绕地球公转一周,所以,在地球上每个月都能看到月球受光部分的面积有时大,有时小。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引起的。月亮被太阳照射到部分是明亮的,没有照射到的部分是黑暗的。虽然月球每次被太阳照到的都是半个球体,但由于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因而,有时月亮把完全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有时又把侧面对着地球。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月亮的圆缺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新月: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背面,我们看不到月亮,这时称为新月。
上弦月:当月球绕地球公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一个四分之一位置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一半,我们能看到一半的月亮,这时称为上弦月。
满月:当月球绕地球公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条直线上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正面,我们能看到整个月亮,这时称为满月。
下弦月:当月球绕地球公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另一个四分之一位置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另一半,我们能看到一半的月亮,这时称为下弦月。
这个周期从一个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的时间称为一个月亮的月相周期,大约为29.5天。所以,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周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