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发音是由国际音标协会发明的。
因为国际音标协会是一个由语言学家、语音学家和教师组成的学术组织,旨在通过规范化语音符号的使用,促进语言学和语音学的发展和交流。
因此,国际音标的发明是为了解决不同语言使用不同的发音符号,难以准确的表示语音的问题。
它以拉丁字母、音标符号和注音符号等形式表示音素和音节的发音,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语音学研究等领域。
此外,国际音标的发明也为语言学和语音学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词汇中的音素可以被准确地表示和理解,促进了语言的互通和交流。
国际音标最早是在1886年,由语言学家保尔巴西所带领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基于教学与研究上的需要,在国际语音学协会的赞助下开发出来的,于1888年公布。最早的国际音标是根据斯威特制订的的罗马字母,但之后它又经过数次修正,其最后一次的版本是在1993年,并于1996年又更新一次。每次修改都刊登在《语音教师》上。2005年国际音标新增符号V代表唇齿弹音。 保尔巴西 Paul Édouard Passy,(1859-1940)法国语言学家, 1886年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创始人,参与了国际音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