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储存冰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冰窖:在地下挖洞,再加上保温层装修成的冷储库,用于储存冰块和保鲜。冬天先将冰块存入冰窖,到了夏天再用。
冰库:建造在高处、阴凉处,四面用厚隔热材料覆盖。可以有阶梯状结构,每层间隔铺上稻草等物质。经过精心设计,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冰池:挖一个放水的坑,坑里加上木架或竹篾网,冬天储存下来的冰块可以放置在网架上。pool 底下加上树叶等保温物质,减少冰块溶解。
冰窖酒:利用冰窖储存的冰块在料液酒至少半年,酿造出寒冬留香的冰窖酒。保存方法与酿制途径艺术化。
冰箱:使用隔热材料改造而成的简易储冰箱。一般利用竹筒或木质陶坛,内外分别盖上稻草、草席、粪渣等隔热物质。
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冰块,但保鲜周期不长,都是古代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冰窖储存效果最好,周期最长。
①冬天的储藏其实就是在冬天把冰储藏起来,然后留到夏天用。古人会在河面上将冰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漂浮在水面上,让它继续冻,当厚度达到一米或者更高时,人们会把冰块运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面。地窖做好隔热的措施,然后在每块冰块中间放上锯末等东西,以免冻到一起。地窖的冰一般都会存很满,这样冰块就可以放到夏天用,或者售卖了
②人们发现了把硝石放到水里会结冰的现象,这样古人就可以造冰了。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钾,它溶解于水时会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小盆里的水就会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