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不过这个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这是现存的天下第一行书。大家都知道,《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是现存《兰亭集序》都不是真迹,是临摹的。而《祭侄文稿》却是名副其实的颜真卿手稿,真正由其书写的,并且很难被后世临摹的真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祭侄文稿》是现存的天下第一行书。
书稿故事——国仇家恨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 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颜真卿
颜真卿的侄子真是在这一场叛乱中丧生的,他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气节,不肯投降,最终惨死在叛军手中。颜真卿听闻此消息,十分悲痛,便怀着那份悲痛、愤怒的心情,将此书稿一气呵成。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悲剧背景,后世再怎么模仿也达不到颜真卿的高度。
纸寿千年,展一次伤一次
书法界有一句话,“纸寿千年,展一次伤一次。”意思是纸张的寿命只有一千年左右,以后再拿出来展览,没展览一次就要伤害一次书法。而《祭侄文稿》已经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看一次少一次了,以前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馆,考虑到保护文物,也很少拿出来展览,而这次竟然漂洋过海去东京展览,不知道对纸的伤害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