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回到第五回的读后感,《三国演义》第四回的读后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5-06-28 13:58:31

三国演义第四回到第五回的读后感,《三国演义》第四回的读后感(1)

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第四回第五回读后感如下:

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十常侍,结果董卓进京把汉少帝刘辩给废掉了,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可谓是引狼入室,朝中大臣是敢怒不敢言,唉声叹气!曹操登场了,他借王允的宝刀,献给董卓,借此良机刺*董卓。可是曹操没有刺*成功,他逃出了京都。

曹操逃回家乡,招募士兵,发诏讨董卓,天下诸侯纷纷响应!面对强大的吕布,诸侯束手无策,这时出生草根的刘备,关羽,张飞奋勇向前,三英战吕布!一方面展现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英武盖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汉室王朝,已经日落西山,失去了统治力。诸侯各怀心事,不肯为汉室王朝效力!

第四回,这一回的题目是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讲的是董卓废汉帝自立陈留王为帝,曹操为了除去董卓献宝刀的故事,读起来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在这一章节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曹操。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个诡计多端,阴险狡诈这样的人,唯一值得称颂的就是他唯才是举,能够任用贤能,即使他骨子里还有嫉贤妒能的特点。在这里,曹操能为了国家,为了正义向董卓献刀,他的勇气就让我非常地佩服,是一个正义之士,并非我想象中的“坏”,他还有正义的一面,难怪易中天说他是一位可爱的奸雄了。今天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光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做错了一件事就向他宣判死刑,应该有一个宽容之心,理智地看待人和事物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到现在我才发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是如此讲义气。在吕布连*两元大将,伤一大将的情况下,张飞毅然挺身出马救出了孙瓒并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状把马一拍,舞动八十二斤青龙郾月刀来夹攻吕布,战了三十会合仍旧不能战胜吕布,刘备便手拿双股剑出马来攻吕布,最后大败吕布,把吕布赶回了老牢关。他们这种无畏相助的精神让我很敬佩。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对手非常强大,可还是毅然出战并相互配合打败了吕布。此外曹操“发矫诏、招义兵,假借奉天子密诏,发布檄文。”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各种手段强大自己。并且为了不被人认为自己是夺权目的,还强烈推荐当时实力雄厚的袁绍成为盟主,足见其老谋深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