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我已经77岁了,腰和眼睛不太好,但我还是很自豪地接受这个任务,而且一定要跑好这一棒。”
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人民科学家”、我国卫星事业功臣叶培建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五十余年。今年他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并直言要跑出“精神”,跑出航天人不畏艰苦、走向更高更远的精神。
“就像火炬手不断前进一样,中国的航天也将不断前进。”叶培建说。
冬奥火炬手叶培建院士。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我非常崇拜我们的运动员”
“我非常崇拜我们的运动员。”被青年和航天迷当成偶像的科学家叶培建,讲述了一段自己的“追星”经历。
去年,他应邀参加国务院举行的国庆招待会。“我是不太喜欢和别人合照的人,但那天我碰到了苏炳添、杨倩,他们都是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我拉着他们在一起照了相。”
这张照片,现在还保存在他的手机里。
叶培建希望我国冬奥会的体育健儿,也能和夏奥会的运动员一样,在各个项目中创造出好成绩,“让国旗多次升起、国歌多次奏起。”
谈起体育运动,这位繁忙的科学家笑言,自己并不擅长。“中学时期,有一次学校举行5公里竞走比赛,没有人参赛。老师说你去吧,去了肯定得名次,我得了第五名。”他停顿了一下,幽默地说,“一共五个人参赛”。
不过这位冬奥会火炬手,恰巧对冬季运动有些了解。在瑞士留学期间,他经常看到同学围着电视,观看在阿尔卑斯山举行的滑雪比赛。他也曾跟着朋友去滑雪场,感受当地人对滑雪的热情。跳台滑雪等极限运动动作难度高、危险大,叶培建觉得,这些运动员都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他很敬佩。
随着我国举办冬奥会,各地掀起冰雪运动的热潮。“我们承诺3亿人上冰雪,我觉得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3亿。”叶培建有亲身体会,他的妹妹在广东,当地没有滑雪的自然条件,但是妹妹的孙子孙女都在人造雪场学滑雪。他觉得,不光是冰雪运动,冰雪运动产业未来也将得到推动。
冬奥火炬手叶培建院士。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我要代表航天人跑好这一棒”
这次冬奥会在家门口举办,叶培建颇为感慨。“中国过去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体育也很弱,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叶培建回忆说,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时,他正好在美国,当时的场面历历在目。
他说,从那时到现在,包括全民运动在内的中国体育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的奖牌也越来越多。如今,北京成为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世界唯一一个“双奥”城市,“这说明不断强大的中国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我们也有能力把奥运会办好。”
得知自己将担任火炬手时,叶培建自豪又兴奋。“我已经70多岁了,能够担任冬奥会火炬手,可能终身就这么一次机会。”他说,自己代表航天人被选中,说明我国航天事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所以自己这一棒,要跑出航天人不畏艰苦、走向更高更远的精神。
“我们从月亮走到火星,将来还要走到木星,走到更远的地方去,这是我们航天人的追求和向往,我们也将不辜负荣耀,把中国的航天发展好,从航天大国变成航天强国。”他说,就像火炬手不断前进一样,中国的航天也将不断前进。
“我心里有报国情怀,说什么都不会动摇”
叶培建的航天强国梦,和自己的父亲有关。
他的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最近有一个热门的电影叫《长津湖》,我父亲的部队就在长津湖。”他说,当时水门桥是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志愿军20军多次炸桥,但美国空军从日本调来组件空投并架设桥梁。“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不强大就没有话语权。”
叶培建回忆说,高考时他的文科成绩也很好,但父亲提起他们在援助朝鲜时没有飞机的经历,建议他报考航空高校和专业。没想到的是,叶培建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来到卫星制造厂,开启了和航天的缘分。
为祖国做贡献,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叶培建曾经到瑞士留学,但从没考虑过留在国外。“我心里有报国情怀,认为国防、航天是最能实实在在做事的地方,所以我安下心来,说什么都不会动摇。”
如今的年轻人是否能像老前辈一样,肩负起强国重任?叶培建信心满满,他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一定有年轻人愿意为祖国的强大去拼命和奋斗。
他说,从航天的实践来看,从深空探测的团队来看,当年嫦娥一号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如今,其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航天的骨干,比如孙泽洲已经成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的总设计师。
在叶培建看来,对年轻人,一要大胆使用,二要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给他们“撑腰”。他说,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祝融号”落在火星的那一刻,孙泽洲给他发来一条短信——“叶总,感谢您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为我们挡住了很多干扰,使我们能够安下心来,奔向火星。”
“我国的小行星探测要实现附着”
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在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带回地球。
未来,我国何时可以实现载人登月?“尽管我们还没有明确的载人登月计划,但是我国已经支持了我们多年的关键技术的攻关。按现在的进展来说,只要下定决心,2030年前实现中国的第一次载人登月是完全有可能的。”
叶培建说,他正积极推动和参与中国的第一次载人登月,“因为有了载人登月以后,我们才会有载人登小行星、载人登火星等一系列人类走出地球的活动。”
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六号、七号都有很多创新”。叶培建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国将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高精度着陆和阴影坑飞跃探测,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2017年1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编号456677的小行星为“叶培建星”。探索星辰大海,小行星也是一个目标。叶培建说,中国将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
“国外已经做过小行星探测,所以我们的团队抱定了一个信心,别人搞过的我们要搞,同时我们的探测也要搞别人没搞过的东西。”他举例说,国外小行星探测器着陆是“一碰就走”,采集的样本很少。“我们觉得不过瘾,所以我们的小行星探测一定要能够落上去,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小行星很小,没有引力。但我们的探测器一定要实现其他国家没有实现的‘附着’。”
“要用硬科技讲好科普”
近年来,叶培建退而不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花大量精力走入中小学做科普报告。他发现,很多孩子对天文好奇、感兴趣,对航天也非常渴望。“今天播下一粒种子,或许明天就是一个工程师,甚至是一个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正在编写一套院士科普丛书,其中他领衔编写的《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就是丛书中的第一本。
叶培建觉得,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崇拜科学家,是他应该做的事。前几年,《流浪地球》火出了圈,叶培建看了电影之后很受“刺激”。“我们航天人为何没有写出这样的作品来?我召集了一个团队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用硬科技来讲好科普。”
叶培建专门就此申请了一个院士课题,对世界各国和中国的科普做了调研,对中国儿童的科普和中国航天科普的特色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如何运用多媒体等做好科普的建议。
■ 声音
对于要不要去月球(载人登月),我的观点有三条。第一,一定要去,不去是没有发言权的;第二,中国人一定能去;第三,尽量早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68年建院时候,我是第一批进院的大学生,钱学森钱老是我们的首任院长。我们从老一辈科学家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如今比我们更年轻的同志也在不断前进。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是人类的正能量,把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和我们航天人的“薪火相传”是相通的。
中国航天过去的成绩翻篇了,我们目前正努力实现从航天大国转变为航天强国的愿望。但大家也要知道,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有成功就有失败。我们已经花了很多功夫和精力,但是不敢保证次次成功。一旦出了问题,我们不会原谅自己,一定会深刻地找问题,找差距,去改进。但如果遇到失败和挫折,也希望公众理解和支持。
——叶培建
■ 人物简介
叶培建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卫星事业的功臣,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顶级专家,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
他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嫦娥五号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影记者 李木易
编辑 胡闲鹤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