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苏区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另有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区的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也开始从各根据地出发,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
这场历经两年,跨越十几个省的长征之路,红军从刚开始的8万6千余人,到结束之后却仅剩六千人,那么其他人,都去了哪?
(红军长征的图像)
一、红军被迫离开苏区根据地1933年的9月,国民党军沿着中央苏区的边界,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当时蒋介石天真的认为,这是与共产党人的最后一战,不仅调集了100万军队,还有从美、德、法三国购买的150架作战飞机。
除此之外,此次围剿,蒋介石自任总司令,在政治上推行“保甲制”与“连坐法”,还对苏区根据地的经济、交通加强控制,而军事方面上他则推行堡垒政策。
(反围剿斗争中的红军战士)
在他的指挥下,国民党的军队采取合围之法,并以守为攻,对苏区的红军乘机进剿,反观中央苏区这边,因为博古与李德的错误指挥作战,导致红军屡战不利,苏区根据地也逐渐缩小。
而江西广昌,可以说得算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1934年4月10日,国民党军集结了11个师的兵力,向广昌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红三军团的战士,在阵地上已经坚守到了第15天。
如果此时指挥作战的人是*,他肯定是打运动战,以运动防御的方式,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可惜的是,*这时已经没有了军事指挥权,而作为军事顾问的李德,并不认同他的作战方针,到了4月下旬,固守广昌阵地的红三军团,几乎伤亡殆尽。
(广昌保卫战)
在李德、博古的战略部署下,已经连续苦战近十个月的红军,在之后的日子开始了更加艰难的防御作战,特别是高虎脑一战,敌军的数千发炮弹,几乎把红军阵地化为一片焦土。
大量的红军官兵阵亡,让此时的中共中央,意识到固守中央苏区,必然是一条死路,失败是迟早的事。
其实1934年的五月,中共中央就已经开始考虑,在危急的时候进行战略转移,其间还成立了博古、李德、*最高三人团,由他们负责筹划部队秘密转移的工作。
同年的7月,由寻、乐、粟三大将才领导的红七军团三个师,总计6000余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然而在敌人强大的围追堵截中,红七军团艰难转战,其主力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