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事,人所答皆是:”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人生的一切所为,似乎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往,我们与金钱挂钩,难分你我。想要获得钱,总要付出劳作,我们也总在劳作。
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向我们展示了上古人民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但其根本是在顺应自然中,愉悦的领悟无拘束的天地的逍遥。可大家通常关注的是”劳作“,而非生活。
古人通透的生活态度穿越千百年的岁月感染着我的思绪,我感叹于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也悲悯于当代的我们对生活的麻木。却也心知肚明在现今的社会压力中,谁都是受害者。
劳作吗?需要的,因为要生存,更要生活。
工厂里的昏暗“你为什么要进厂?”
“因为父母和家庭的原因,初中上完然后就到这边来打工了。”
这是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中工厂厂员杨鹏和记录者的一段对话,没有堆砌辞藻去修饰,可读来听来,让人感受的唯有无尽的寥落和无力。
“刚进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那个工位不好做,别人都不做,那时做完回家吃饭的时候,连碗都拿不稳。“杨鹏自述道。
95后的年纪,本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少年,但此时,眼里是没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