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整个焗瓷过程就完成了,看似简单,实际上想要修复好一件瓷器,需要手艺人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打磨,琢磨的耐心。
焗瓷的现状
在清朝乾隆时期,焗瓷分化为两大类:常活和行活,常活就是修补普通的瓷器,行活也叫秀活,利用锔活的精致巧妙在达官贵人享乐中兴了“锔活秀”,从而使锔瓷行当,在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
后来,随着战争硝烟四起,“锔活秀”就没落了下来,后来新中国成立,焗瓷行已经只剩下一些孤独的老匠人走街串巷,为了生活,奔波着高喊“锔盆、锔碗、锯大缸”的凄凉腔调。
随着瓷器的高度发展,现如今打碎了瓷器,再买新的就行了,焗瓷沦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2013年研发的锔瓷机器操作,完成整个锔钉锔瓷时间不到18秒,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机器操作的确是更快更方便了,但是再也没了那种甘于寂寞,为瓷器缝补生命的修复艺术。这些传统手艺,如果不加以保护,未来破碎难修的恐怕就不仅仅是瓷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