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作业要点
序号 | 工序 | 作业控制要点 |
1 | 钢筋备料 |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有。 |
2 | 机械检查使用 | 使用钢筋冷拉机、切断机、弯曲机,应遵守钢筋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先检查后使用,使用后切断电源,设备应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
3 | 下料 | ①根据下料长度和设计图纸编制配料单,钢筋下料依据配料单进行。 ②使用切断机断料时不能超过机械的负载能力,在活动刀片前进时禁止送料,送料时距离刀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mm。 |
4 | 弯制 | ①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②弯起钢筋应做成平滑曲线,HPB335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12倍钢筋直径,HPB400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14倍钢筋直径。 ③钢筋应在常温下加工,不宜加热,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 |
5 | 储存 | 加工好的钢筋应编号、分类存放,并作好标识,钢筋存放场地需进行硬化,有防雨防潮措施。 |
钢筋焊接作业要点
序号 | 工序 | 作业控制要点 |
1 | 班前安全检查 | ①电焊机外壳保持完好无损,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遇恶劣天气停止焊接作业。 ②电焊机设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为该机额定电流的15倍。 |
2 | 接头处理 | 焊接前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 |
3 | 布置接头 | ①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②配置在“同一截面”(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同一截面”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
4 | 试焊 | 每批钢筋及每工作班正式焊接前先进行现场条件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
5 | 正式焊接 | ①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电焊机和钢筋材质进行选取。 ②搭接焊: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采用双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不小于5d,采用单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d。 ③帮条焊: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 ④焊接时,在搭接焊形成的焊缝中引弧,在端头收弧前填满弧坑,并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熔合;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搭接长度、焊缝的高度、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清除焊渣时,作业人员要戴防护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⑤施焊工作结束,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
6 | 外观检查 | ①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 ②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接头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接头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0.1d,不得大于2mm。 |
7 | 取样检验 | 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力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
钢筋绑扎作业要点
序号 | 工序 | 作业控制要点 |
1 | 接头布置 | ①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②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③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④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⑤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⑥配置在“同一截面”(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以内)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⑦“同一截面”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
2 | 弯钩加工 | 受拉区内I级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半圆弯钩,Ⅱ级带肋钢筋应作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 |
3 | 搭接 | 最小搭接长度受拉区I级钢筋30d、Ⅱ级钢筋35d,受压区I级钢筋20d、Ⅱ级钢筋25d。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 |
4 | 绑扎 | ①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采用铁丝绑扎结实。 ②靠近模板的绑扎接头铁丝外露部分不得深入保护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