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外墙面防水卷材甩头部位搭接前,应先拆除临时保护墙,清理卷材甩头表面的砂浆及杂物,再将卷材甩头合贴于结构墙面上,搭接时以甩头卷材表面无损伤处顺水搭接150mm长,卷材搭接缝上满粘盖缝条,其做法见图3.2.5.1①。如双层及双层以上卷材搭接时,每层卷材甩头的搭接部位应相互错茬,不小于150mm,其防水卷材盖缝条设在表层卷材搭接缝上。
3.3季节性施工
地下防水层施工严禁安排在雨天、雪天和五级及其以上风天进行,其施工作业环境气温不低于﹣10℃。
4 质量标准
地下防水层工程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和要求
5 成品保护
5.1防水施工期间:严禁向基坑内抛运材料及工具;所有进入防水作业面的施工及各级检查验收人员不得穿钉鞋,与施工及检查验收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未作保护的防水层面。
5.2已作好的防水层面严禁剔孔、凿洞,如确因设计变更及施工需要剔凿时,必须按规定程序履行手续并制定修复方案,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剔凿并及时修复处理。
5.3立面防水卷材的临时甩茬,要有固定保护措施,防止断裂和损伤。
5.4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要及时隐蔽验收并作好保护层。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其底板上水平运送细石混凝土的行车线路要铺垫马道,手推车的铁腿根部必须用橡胶皮包裹,混凝土不能直接倒在防水层上。
5.5外防外贴法施工的外墙防水层,在砌筑砖保护墙时,应随砌随用砂浆填充保护墙与防水层之间的缝隙。
5.6防水层的紧后工序作业全过程中,必须设有专人监护防水层。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卷材防水层空鼓
6.1.1原因分析:空鼓多发生在满粘铺贴部位的防水基层与防水卷材之间。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防水基层含水量过大,基层表面不干燥,防水卷材铺贴不密实,加之卷材表面为黑颜色、易于吸热,致使基层内的水份受热后转化为膨胀气体,导致卷材剥离基层形成鼓泡,当浇筑混凝土或回填土时所产生的外力,使卷材防水层的气鼓部位遭受挤压,形成渗漏隐患。
6.1.2控制预防措施:保证防水基层干燥时间,使基层表面的含水率达到要求;当基层表面较潮湿且达不到干燥要求时,应在潮湿的基层表面上涂刷潮湿界面剂;防水卷材铺贴时,应随滚压随排气,使防水卷材与基层粘结牢靠;缩短防水层的裸露时间,避免阳光曝晒及雨水浸泡防水层。
6.2防水层渗漏
6.2.1原因分析:渗漏多发生在混凝土外墙根第一道水平接缝处、底板后浇带处、穿管处。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防水卷材从底板面折向立面(外防外贴法)的甩头搭接处理不好;后浇带卷材防水层易遭杂物戳穿,且由于后浇带两边的混凝土振捣时滞留浮浆较多,不易发现及彻底修复;穿管根部包裹封闭不严密。
6.2.2控制预防措施:卷材防水甩头要加强保护,防止损坏,防水层搭接时,必须保证搭接面的有效粘结宽度,接缝要严密;后浇带部位浇筑混凝土前,应遮盖有效,浇筑混凝土时要彻底清理,如发现破损及时修复;穿管根部的卷材收头用14号铅丝或用箍圈固定,再用与卷材相容的密封材料封涂收口。
7 质量记录
7.1防水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现场抽样(包括见证取样)复试报告。
7.2施工检查记录、交接检查记录。
7.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8.1.1防水材料、配套辅助材料及燃料,应分别存放并保持安全距离,设专人管理,发放应坚持领用登记制度。其中防水卷材应单层立放、大汽油桶、燃气瓶必须分别入库存放。
8.1.2材料堆放处、库房、防水作业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8.1.3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穿戴防护用品(口罩、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安全帽等),按规程操作,不得违章。
8.1.4防水作业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8.1.5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可靠的脚手架,并满铺脚手板,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8.1.6施工用火必须申请,待取得现场用火许可证时方可用火。
8.1.7火焰加热器必须专人操作,定时保养,禁止带故障使用。在加油、更换气瓶时必须关火,禁止在防水层上操作,喷头点火时不得正面对人并远离油桶、气瓶、防水材料及其它易燃易爆材料。
8.2环保措施
8.2.1基层处理剂及配套材料入场后,不得再添加苯类稀释剂和溶剂,现场施工时应即开包装即使用,不得污染非防水层作业面。
8.2.2废弃的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料、燃料等材料,应统一收集,妥善处置。
8.2.3现场机具清洗不得污染地面,应采取液体接漏收集措施,以重复利用。
声明:
今日头条发布、转载、摘编的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362644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