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3-1 塔吊基础防水做法详图
当地下室底板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塔吊基础承载力时,塔吊基础深度大于地下室深度,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范围内)时,为保证地下室底板防水的整体性,基础底部防水做法与地下室相同。地下室底板施工缝处安装环形止水钢板,钢筋预留,待塔吊拆除后在进行该处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具体参考做法详见下图:7-3-2塔吊基础布置
图7-3-2 塔吊基础布置图(基础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
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范围以外时可以考虑不做防水。为防止塔吊基础积水可设置挡水墙及集水坑抽排。
7.4钢筋施工防水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安装施工。
钢筋绑扎:测量放线→放出钢筋位置线→绑扎下层双向钢筋→预埋固定支腿→绑扎上双向钢筋和拉筋。
基础承台钢筋绑扎施工时,首先须放出的钢筋位置线,之后按钢筋位置线进行排筋。承台底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50mm,间距按508mm×508mm的要求进行设置;承台侧用塑料垫块进行控制保护层厚度。承台底筋和面筋之间设置“几”字型钢筋马镫,钢筋HRB400级直径25,间距890mm×890mm。
承台侧边底板施工缝板中安装一圈3mm厚300mm宽钢板止水带(具体位置见附图7-3-1中施工缝的位置),并在钢板止水带上下部设置预留插筋,下部预留插筋须在模板侧边定位钻孔插筋,上部插筋穿过快易收口网。
底板顶面钢筋锚进承台40d,底板底面钢筋锚进承台laE,预留插筋与底板板筋搭接区域按底板结构设计搭接长度。
当搭接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须采用电弧焊连接。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应小于5d,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接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的要求。
7.5塔吊支座的埋设本工程塔吊均采用预埋螺栓固定式塔机基础。钢筋绑扎前,厂家应及时提供预埋螺栓,预埋螺栓必须保证质量合格。地脚螺栓底端采用φ25的钢钢筋相互连接,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预埋地脚螺栓,将螺栓与承台钢筋焊接在一起。准备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平仪,支脚就位后用经纬仪从两个方向测量垂直度,垂直度误差应小于3mm,4个角的水平误差为1mm。浇完混凝土后初凝前再测量一次。如超过标准应立即调整,应有测量记录。
四根地脚螺栓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组装后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接触预埋螺栓,垫板下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混凝土填充率>95%,四垫板上平面保证水平,垫板允许嵌入砼内5~6mm。允许在固定基节与垫板之间加垫片,垫片面积必须大于垫板面积的90%,且每个支腿下面最多只能加两块垫片,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后的水平度小于1/750,其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度误差为1.5/1000。
钢筋绑扎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碰撞固定支腿和固定框,以免固定支腿偏位,而且对于固定支腿部位的钢筋既不能切断,也不能减少。参考做法详见图7-5-1地脚螺栓连接图如下:
图7-5-1塔吊预埋件详图
7.6混凝土浇筑(1)在预埋固定脚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检查及钢筋、模板、支撑施工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塔吊基础与地下室底板交接部位需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2)塔吊基础混凝土采用预制滑槽进行浇筑。
(3)混凝土浇筑时,密切注意观察钢筋、基节和固定脚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调整,完全处理后再继续浇筑。
(4)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不得与预埋固定脚及支撑铁架相碰撞,以免引起固定脚及支撑铁架位移或发生垂直度偏差。
(5)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混凝土浇筑振捣要密实,振捣完毕后先用刮杠自塔身向四边进行找坡,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坡压实,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土表面直至泛浆,用力搓压平整。
(6)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和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搅拌前,由搅拌站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入罐前温度,采用覆盖混凝土原材料后浇水降低砂石表面温度,或设置遮阳棚装置避免日光直晒,冷水搅拌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搅拌物的温度。混凝土入模前加强模板内的通风条件。
(7)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浇筑,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高差过大。
(8)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5℃、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20℃,并根据所测温差,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9)塔吊基础混凝土留设3组试块,1组为14d同条件养护试块,1组28d标准养护试块,1组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块。
(10)根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可知,安装塔吊时,塔吊基础混凝土应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塔吊运行使用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100%设计强度。本工程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XX,则塔吊安装前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大于等于XX MPa,塔吊运行使用前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大于等于XXMPa。
7.7混凝土的养护7.7.1塔吊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须加强混凝土养护(一般为10~15天)。混凝土的养护采用一层薄膜和一层50mm厚海绵或保温毯。如在养护期内出现基础中心和表面温差接近和超过25℃,表面和大气温度接近和超过20℃,则要立即采取增加一层15mm厚保温毯的保温措施,切不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直接浇水。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相关内容要求,混凝土预留试块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符合相对应规范标准。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能在潮湿环境中达到预期强度要求。
7.7.2由于基础混凝土较厚,浇筑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凝结过程中水泥散出大量水化热,因而形成内外温度差较大,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结合实际具体措施如下:根据与搅拌站协商,采用以下方法,降低部分水泥水化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掺膨胀外加剂(8%SY-G)及每立方米掺1.1kg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在混凝土浇筑后,板面采用覆盖薄膜和棉毡的养护方法,达到保温养护的目的。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前由工长写出书面申请,经项目质检部门检查,项目总工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8沉降观测塔吊基础施工后、塔吊安装前在基础四角内偏200mm处用红色油漆标出四个红十字,为塔吊基础沉降观测点。
塔吊在安装前进行先进行第一次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做好记录;塔吊安装后进行第二次观测,以后每两周观测一次,顶升后和大风、大雨后加测一次;塔吊每季度增加一次变形观测;塔吊附近支护体系每月增加一次变形观测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五固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观测路线固定
(5)固定的外界条件。
观测过程发现沉降不均匀或局部数据过大,立即上报技术部,经过核实处理、确保安全后塔吊方可继续作业。
8、其他相关保障措施8.1塔吊基础排水措施塔吊基础的排水措施应根据现场塔吊的具体位置而定,当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范围外,可采取集水坑抽排,也可采取挡水墙,应采取措施保证基础不积水。
示例:
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预先设置双排双向C14@200的竖向插筋,并与基础主筋绑扎牢靠,以便于后期钢筋混凝土挡墙的施工。钢筋混凝土挡墙沿塔吊基础外围(缩进800)布置,墙厚250,砖砌挡墙完成面标高较自然面标高高20cm。塔吊基础表面不得积水,表面应用1:3水泥砂浆抹面按0.5%找坡(在基础底座安装完成以后进行收光找平),便于排水。塔吊基础挡墙内设钢管爬梯,上部使用钢管模板支架进行全部封闭,模板上部满铺一层彩料布,防止雨水进入。基础内配备功率为3KW,扬程24m的潜水泵,设专人经常查看,在地下水及雨水渗入较多时将其坑内水排出。具体细部做法详进入见下图8-1-1:
图8-1-1 塔吊基础排水示意图
8.2防雷接地措施8.2.1塔吊防雷接地采用两组接地体,接地体采用50mm×50mm×3300mm镀锌角钢,打入地面下土内深度2500mm(因镀锌角钢在底板垫层以下,底板防水可在垫层上直接铺贴,角钢处无渗水隐患),顶端高于地面800mm。接地体之间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连接,形成环形。
8.2.2采用绝缘铜电缆(横截面积≥16mm2),将塔吊专用接地装置连接接地体,接地电阻≤4Ω。接地体距离塔吊基础不小于500mm。参考做法详见下图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