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最好方法和心得,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4-19 09:20:36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这样写作?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藏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轼在六十四年的生涯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字数超过了120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应该说代表了散文写作的最高水平。他写诗,跟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诗代表了北宋的最高成就。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应该说他的词在北宋就是翘楚。他的天才横溢一生: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

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

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他懂工程,在徐州修筑过大坝。他懂园林,在杭州西湖修筑过苏堤。至于说到中医、军事、哲学、美食、律法等等等等,可以说他无所不通,无一不精。难怪有人说,苏轼是个全才,是个天才。

当然,最令人敬佩的还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生命境界。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其他还有无数次的挫折、磨难,但是,这些黑暗的力量都没有把他打倒。即便去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依然能够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的身上,有着李白超凡脱俗的神仙气,有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情,有着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也有着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怀。但是,请注意,苏轼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简单地叠加。他就是他。苏轼的人格传承了这些人的精华,但是,又是对这些圣贤的精神的一种融汇,一种超越。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轼苏东坡,他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

其实苏轼晚年在写词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所讲的功业应该不是世俗之人所讲的那些功名利禄,那些荣华富贵。在苏轼看来,他的功业应该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分别的精神境界。而这样的精神境界在苏轼所写的另一首词当中也有提及。他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黄州、在惠州、在儋州,他最大的功业是什么,最大的功业是修好了他自己的那颗心,安顿了他自己的灵魂。

所以苏轼这样评价自己,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可以这样说,苏轼六十四岁的生涯,把这样的诗意人生活了出来。

苏轼的旷世奇才令后世敬仰,但世人更欣赏的是他棱角分明、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他随缘自适、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纵然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但他追求纯真、磊落的风骨坚不可摧。他历尽坎坷,但却如一竿傲竹,坚劲挺拔。他以谈笑生死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息的风云变幻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么,苏轼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苏轼的一生是阅读的一生,写作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

早在1978年,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就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语文呢?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