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人的态度要保持一致。
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反思一下家里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尤其是当孩子大发脾气时,是不是家里有的人会袒护、宠溺他;有的人又会吼他,或者忽略他?一旦让孩子知道,他发脾气的时候有人袒护,就会让孩子倾向于袒护他的那一方,下一次他会有选择性的发脾气,长期以往孩子的脾气不仅得不到改善还会越来越大。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人的态度不要是对抗的,小朋友很聪明,大人之间一有矛盾,他马上能看出来。我们要提前和爷爷奶奶、甚至保姆都做好沟通,都保持一致地先冷处理。
5. 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方式达到目的。
告诉孩子,如果他的要求是合理的,好好沟通会赢得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同意;反之,如果他用了发脾气或者哭闹的方式,即使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也不会得到家长的同意。要让孩子明白“好好沟通会有好的结果,发脾气、哭闹是达不到目的的。”
6.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有的父母,跟孩子说:“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那样做,妈妈不喜欢”。父母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父母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我们父母也是,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妈妈这会心情不好,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练习自己去处理。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脾气,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孩子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父母首先应当问问自己:“我的脾气如何?”因为很多问题的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在于孩子生活的家庭。
对于爱发脾气的孩子到底缺什么?
1,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缺少一个平和的父母。
很多父母不想听到孩子哭,一听到哭就烦,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理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所以,父母本身要先在情绪管理上下一番功夫,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才能真正引导孩子。
2,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是缺少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当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同理心,去认可孩子的情绪和感觉,弄清楚孩子为何这样,想办法帮孩子走出情绪的泥沼。
3,缺乏规矩意识和同理心的孩子容易发脾气。
当孩子需要爱时,我们积极地给予他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当孩子用哭闹控制人时,一定要明确的说明原因,坚持原则说不,当有了父母的爱与理解,加上规则意识和同理心,孩子就会一步步走出情绪的泥沼。
爷爷奶奶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照顾的很好,但是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建议父母多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还有一种孩子发脾气,可能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