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4-30 06:15:13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对比、

设问、反问、反语、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

鉴赏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

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增强表达的语气和语势。

对比(也包括写作手法里的衬托)的作用:通过两类事物的鲜明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某事物……的特征

顶针、互文、对偶的作用:节奏鲜明,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难点易混点解析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比拟:拟人,拟物(把人当物写,把甲物当乙物写)

对比:既是修辞手法,又是写作手法

通感:既有感觉的迁移,一般也是比喻的形式。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比喻)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比拟)

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像太阳。(相似性)

对面走了一个红领巾。(相关性)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反问:明知故问,不做回答

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9)

风审美效果

富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

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强语势。

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10)

题材分类

送别诗

送别内容一般是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诗歌题目:常有“赠、别、送、饯”等字眼

常见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渡口(津)、舟、帆、流水等。

常用手法: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思乡诗

思乡诗往往和思亲相结合。

怀古诗(咏史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抒情咏怀。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常见手法:用典,对比。

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借古讽今,物是人非,怀才不遇,感时伤世,壮怀激烈。

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诗歌内容:可以描摹边地异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表达对穷兵黩武、非正义战争的不满、批判。常见意象:烽火、狼烟、骏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大雁、苍鹰、夕照、大漠等。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杨炯等。

闺怨诗(宫怨诗)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人妇、商人妇、游子妇、劳动妇女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宫怨诗专写宫中的失宠后妃以及宫女的怨情。

田园诗(山水诗)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田园诗和山水诗内容有交叉。谢灵运是最早写山水诗的诗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诗派。代表诗人:东晋的陶渊明,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

讽喻诗

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有“美刺”(歌颂与讽刺)作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干禄诗

也叫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可谓“戴着镣铐的舞蹈”。

题画诗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其它:政治抒情诗、咏物言志诗。 诗歌题材很丰富,无法一一列举。

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11)

诗歌体裁

古体诗

一般又叫古风,依照古诗的作法来写,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诗经》,曹操《观沧海》)、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和七言诗(鲍照的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绝句、律诗格律对仗

一、对仗 ①原则上可以不对仗。 比如:《泊秦淮》李商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如果对仗,1、2句对仗居多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③1和2对仗,3和4对仗的同样有。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从对仗的角度看,绝句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韵脚:押韵是1、2、4压韵(第1句可不押韵),第3句一般不押韵。

三、平仄:一般一个整句是仄起平收。三四句一般是仄起平收。

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