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逐渐发现了初升高的一个常见现象:不少在初中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初升高后,却成为了高中的“学渣”。为什么初中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就“一蹶不振”,成为了普通生甚至是差等生呢?难道是因为学生的智力脑力跟不上他人吗?其实并不是,近段时间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非常适用于学生和家长们对于自己或孩子智商的质疑:“你努力的程度,还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根据很多有经验的高中老师的观察,那些在初中成绩优良、表现良好,到了高中就变成为了“学渣”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1、在初中拼死学习,之后擦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上了高中的学生。2、在初中靠各种补课辅导班考上高中的学生。3、本身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
这三种学生,即便在上了高中后很努力学习,但也依旧很难在高中得到优异的成绩。因为:第一种类型学生已经很努力地学习,其成绩或许在初中属于中上水平,但擦边上了高中后,成绩就属于高中的垫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再冲击到中上水平;第二种类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很差,对于外力辅助的依赖性很高,上了高中后,课程难度加大,即便在仍有外力辅助的情况下,也依旧很难考到好分数;第三种类型学生久久难以融入高中生活,学习自然很难得到足够的提升。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初中,即便学习方法不是很好,也能通过努力将成绩提升到优秀水平,但在高中,学习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可能学不好!网上有人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考核方式的变化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小学教的是擀皮,做作业和考试都是擀皮;初中教的是擀面皮,做作业成了拌馅,考试成了包饺子;高中教的是包饺子,做作业变成了包包子,考试直接考烙馅饼。这个顺口溜十分形象地表达了高中生想要考试考得好需要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