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都是浊音举例,声母是辅音吗请举例说明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1 20:38:57

一、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1.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又写作“庖羲”,“天竺”又写作“身毒”。

2.声训:又叫“因声求义”,“音训”,是训诂方式之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音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同字为训,二是同音为训,三是音近为训。可用于推求字源,解释通假。

3.重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

4.谐声: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所提供的语音材料。谐声字即形声字。

5.注音方法(五种)

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若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如:父音甫。

读若法:用打比方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即读得像某字音。如:宋,读若送;砉,读如华。

叶音法:为了诗歌押韵而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是一种错误的注音方式:主观上强势改变字音,毫无根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麦,叶音鼠”。

譬况法:是用近似的事物来比照说明的方法。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来注音的两个汉字,前一个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称为反切下字,被注音的字称为被切字。取上字声母,取下字韵母和声调。

被切字声调记忆口诀

切下字,阴阳平,上字清浊要辨明。

浊音就把阳平定,清音一定是阴平。

切下字,今上声,上字清浊要弄清。

清音次浊仍为上,若是全浊变去声。

切下字,全浊上,要定声调得想想。

如果上字非全浊,定为上声才合格。

切下字,是入声,上字清浊需弄清。

全浊声母定阳平,次浊声母定去声。(来自网络)

判断上字声母的清浊

今天阴平声的字,它的声母在中古一般都是清音;今天阳平声的字,并且声母是送气音的,它的声母在中古一般都是全浊音,如“桃”、“蒲”;今天声母是m、n、l,它的声母在中古属于次浊音;今天读上声的字,除了次浊音以外,它的声母在中古是清音。(来自网络)

二、上古单音声母研究的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清钱大昕提出)

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是从重唇音“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

2.古无舌上音(清钱大昕提出)

“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牀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

3.“娘、日二纽归泥”说

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字在上古均读作泥母。

4.喻三归匣说(近代曾运乾提出)

中古的“喻母三等”在上古读作匣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