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写,笔的粗细直接决定作品的黑白平衡,既要压得住纸不至于纤细轻薄,又不能臃肿肥大一团墨蛋。粗笔的优势明显,在可控范围内,越粗越容易丰润线条形态,增强作品冲击力,与此同时,对控笔的要求也更高,书写技法表达的难度也越大。
一般意义上,硬笔书法爱好者大多使用中等粗细的钢笔或者0.5、0.7的中性笔写字,习惯一旦形成便不太容易打破,因此用1.0或者1.0+粗细的中性笔较少。考虑到大众日常的硬笔书写习惯,以及纸与纸的规格,抱庸认为1.0的中性笔,基本上就是硬笔书写的极限(软头笔、秀丽笔,用毛笔笺除外)。
此篇《论梁元帝读书》,抱庸是采用1.2粗细(特制)的中性笔书写的,竖线纤的行距是1.2厘米,不难看出,由于墨流过于酣畅,在书写中偶有墨团出现,笔画折转较难表达,只有通过频繁的“凌虚走笔”方式以及“小大之法”,去缩小这个影响。而且,从书写实际情况看,书写体验与表现力,不如秀丽笔。
抱庸认为,按照以往的书写惯例,现行许多制式的“硬笔书画纸”并非属于最适合书写的。以0.7的硬笔为例,其最适合书写的行距应当是1.2—1.4厘米,而不是市场上大量的1.8或2.0厘米规格。而用1.0的中性笔,最适合书写的应当是1.5—1.8厘米规格。
浅谈。问候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