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挖掘楹联教育内涵,让楹联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和情感内涵在校园里、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开花,学校开展了“五个结合”活动:
将楹联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学校努力实现楹联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出浓厚的、立体的书香校园氛围。学生步入校园,即可接受楹联文化的熏陶。翰墨飘香的楹联长廊折射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放学路队上,学生吟诵经典诗词楹联踏歌而行。
将楹联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楹联课上,老师“指点楹联,激扬文字”,学生“新荷初露,小试牛刀”。老师们还想方设法开展了各种楹联实践活动,幽默生动的楹联故事比赛笑声不断,精彩纷呈的应对小擂台妙趣横生。
将楹联文化与日常积累相结合。发动学生利用春节这个庞大的对联文化市场,抄对联,学对联。通过抄联,让学生感性地了解春联的特点,透过春联这一载体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书法美、音律美、建筑美、内容美,感悟国粹对联——这种只有汉字作为载体才具备的特有的文化魅力,同时从中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将楹联文化与各项活动相结合。书画合璧的自制楹联书签使人耳目一新,丰富多彩的自办楹联手抄报让人叹为观止。学校多次在班队会、联欢会、运动会中举行征联比赛,学生踊跃参与,稚嫩的楹联作品为活动增光添彩。
将楹联文化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定期与其它学校进行学术教学交流,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一技过硬的楹联师资队伍。应中国楹联学会的邀请,刘永赋老师及其学生代表自费参加了一至六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与全国楹联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在现场对联PK中赢得广泛的赞赏,他撰写的“植根沃野扬国粹,执手营旗看少年”被定为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永久性楹联,授得了中国楹联学会第五、第六两届会长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