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画技法全解,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步骤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16 05:03:46

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一)树法

树 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孟秋:草木渐渐萧*,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国画山水画技法全解,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步骤(5)

(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国画山水画技法全解,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步骤(6)

2、画树的步骤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

(3)、细枝:画细枝是支*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国画山水画技法全解,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步骤(7)

(二)山石法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国画山水画技法全解,国画山水画的基本步骤(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