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屿森摄影和纳澜掌傣族象脚鼓舞传习所
仅仅是陈列在那里,就足够让人敬畏。
勐远仙境周边的傣族村寨,但凡到了节庆的时候,都会表演象脚鼓。
关于象脚鼓,背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象脚鼓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的勐遮地区是一个碧波荡漾的美丽湖泊。
可湖畔却盘踞着蟒魔和龟魔,它们四处造孽吞食人畜。
后来一位傣族武士带着一群猎人来到湖边,消灭了吞噬人畜的蟒兽,取皮蒙在空心树和竹筒上敲击取乐,于是便形成了鼓。
几年以后,有两位驯象人把鼓改成象脚腿的形状,自此以后傣族民间便有了象脚鼓 。
图片来源于:屿森摄影和纳澜掌傣族象脚鼓舞传习所
象脚鼓的制作
象脚鼓是由鼓身和鼓皮两个部分构成的单面桶鼓。
其制作工序繁杂,需要用到锯、锤、斧、刀、铲、凿、锥等工具,一只象脚鼓从选树到制成大约需要3—4个月时间。
论工艺的复杂程度,笔者能想到的就是北京景泰蓝的珐琅彩了。
然而,珐琅彩的很多工艺已经工业化、规模化了,可是象脚鼓如今依然是纯手工,工艺难度更高,也更珍贵。
图片来源于:屿森摄影和纳澜掌傣族象脚鼓舞传习所
象脚鼓的制作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要求,而是根据树材、季节、鼓皮厚薄以及艺人经验来确定。
(一)选树
一般用椿树、杨柳树、云槐树、刺通树、攀枝花树、牛嗓管树等几种,树龄要求要在30年以上。
选好的木料需要先砍出大概的形状放在阴凉处置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