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转换法,初中所有物理转换公式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0 12:48:57

8.比值定义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初中物理转换法,初中所有物理转换公式(9)

9.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 L1=F2 L2


初中物理转换法,初中所有物理转换公式(10)

10.估测法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可以不精确计算,而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对数据进行租略估计或模糊计算,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分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初中物理转换法,初中所有物理转换公式(11)

11.图像法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初中物理转换法,初中所有物理转换公式(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