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成就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0 18:01:13

1958年,复旦组成“58中队”参与原子弹研制技术。图为参加研制“甲种分离膜”的复旦部分教师合影。

在接收了大量理科方面的师生之后,复旦运用人才优势,持续产出大量成果。1958年,为了响应*发展核工业的号召,复旦大学党委决定从化学和物理两系抽调部分师生建立原子能系,在吴征铠、李郁芬等人的带领下组成“58中队”,为研制原子弹攻克难关。极其有限的技术资料、紧张的国际局势、高难度的研究任务、简陋的工作环境,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重重困难没有将他们吓退,而是愈发奋勇,最终以“螺丝钉”精神取得“真空阀门”工作的全面告捷,为“蘑菇云”顺利腾空做出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成就,(13)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学校搭建了一座校门牌坊。

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成就,(14)

60年代的复旦校园

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复旦有了更大的发展,学校中心再度向东迁移,并于1965年国庆节正式启用第三代大门。*题写的校名横书在大门上方,4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豪迈。由于一段时间后描金的校名色泽斑驳,故曾改漆为黑色,后来又描为紫铜色。

1977年,苏步青在八月份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第一个提出要尽快恢复研究生招生,受到*的关注。会后,教育部就该问题专门发布337号文件,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招进了文革后的首批研究生,科教战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九月,我国正式恢复高考。无数怀揣理想的学子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复旦大门。

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成就,(15)

80年代的复旦校门

次年,苏步青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曾牵头制定《复旦大学“六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复旦大学办成能反映我国科学文化先进水平的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专门人才”。

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成就,(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