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大学原来叫什么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0 17:55:51

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大学原来叫什么(1)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校园、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邯郸、枫林、江湾、张江四个校区;设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开设本科专业80个;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164人,研究生34618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02人。

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大学原来叫什么(2)

师资力量

复旦大学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87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3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7人(含双聘),文科杰出教授1人,特聘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9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7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干福熹、郝柏林、安芷生、杨雄里、胡和生、杨福家、沈学础、李大潜、沈自尹、陆汝钤、王迅、陈凯先、贺福初、黄春辉、林国强、杨玉良、洪家兴、陶瑞宝、赵国屏、彭实戈、江明、王正敏、麻生明、赵东元、穆穆、许宁生、包信和、葛均波、金亚秋、孙鑫、陈恕行、金力、徐国良、张人禾、龚新高、樊嘉、李骏、王梅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汤钊猷、顾玉东、胡思得、陆道培、陈灏珠、王威琪、闻玉梅、邬江兴、周良辅、陈芬儿

文科杰出教授:裘锡圭

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姜义华、童兵、刘放桐、王水照、葛剑雄、葛兆光、陈尚君、朱立元、黄霖、姚大力

国家级教学名师:陈纪修、袁志刚、范康年、陈思和、乔守怡

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大学原来叫什么(3)

本科生培养

1.课程结构

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达到总量的54%以上,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

2.望道计划

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3.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本科期间参加国际访学的学生占总数的40%。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大学原来叫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