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来举例吧。
我读这本书,是为了全面学习和总结阅读技巧,所以我会把书中阐释7个核心技能的部分都认真读过;
有些人是为了寻找课堂教学指导,就会重点阅读书中的“课堂联系”部分;
有些人可能只想学习“筛选关键信息”的方法,就会重点阅读对应的第六章内容。
阅读目的不同,有意识关注的信息内容自然就不同。
阅读前,先对轻重缓急做一个判断,就可以在过程中省略掉无关信息,直奔主题,不需要把书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
在明确了阅读目的、有意识地搜寻相关信息之后,最好还能带着具体的问题去读,比如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提前列了一连串问题:
“感官影像”具体指什么?怎么构建?
背景知识的变化是否会带来阅读体验的变化?
怎样鼓励孩子多问问题?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推断能力?
……
带着这些问题,我的阅读过程变得更高效,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并获取我所需要的关键信息了。
△这些便利贴,就是我找到的关键信息
从书中筛选到关键信息后,下一步就是对信息进行整合,也就是通过分析和思考来加工、优化信息,再创造成一个全面的观点,使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听起来有点复杂对不对?其实就是阅读理解题中常见的“总结大意、提炼主旨”。
我知道有不少孩子都头疼这一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解决。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帮孩子整合信息的步骤——
- 复述故事的重要内容,确定事件的重点情节和完整过程(以前给大家介绍过五指复述法,可以帮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9成孩子害怕的作文,美国小朋友动动手指就解决了)。
- 进行删减,留下大意,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故事主线;
- 讨论读后感,包括对文章内容、阅读感受、作者创作初衷等各方面的讨论,得到自己的想法总结。
通过信息整合的过程,孩子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更透彻的理解。
技能7: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书中又称之为“寻找补救措施或替补方案”。
其实,所有技能本身,都是查漏补缺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更主动、更用心。
但“当局者迷”的现象却不容忽视,孩子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无法攻克的阅读障碍,导致效率低下、收获甚少。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培养孩子监控阅读理解进程的自觉性。
一旦意识到自己注意力涣散,开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能立刻采取措施。从迷途时回归正确轨道。